关于鸿蒙原生应用,不能忽视的一些问题
上周,华为公布了鸿蒙系统的最新进展,Harmony OS NEXT 正式亮相进入倒计时。但现在还只是部分适配和开发者更新,用户端还没那么快。而鸿蒙跨过生死线,就是历史性的机会。只是这个过程可能会比所有人预期的更为漫长和艰巨。
作者:翟文婷
来源微信公众号:新莓daybreak
———— / BEGIN / ————
华为如期同步了鸿蒙原生系统的最新进展。
自去年9月,华为宣布鸿蒙Harmony OS NEXT 正式亮相进入倒计时,即完全摆脱Linux之后的鸿蒙原生操作系统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全面接入商用,这就成为年度最受关注的大事件。
华为在闷头解决底座技术问题的同时,生态应用从0到1的建设情况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按照下午华为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的讲述,2024年完成5000个应用上架的目标,目前已经完成1500个。截至目前,共有254万开发者参与到鸿蒙生态建设。
鸿蒙瞄准的不仅仅是iOS和Android之外的第三个移动操作系统,更是提前布局AI和万物互联下一时代的人机交互机会。
在这一过程中,繁荣的应用生态是实现宏大愿景的基础,这也是鸿蒙在意国产应用是否积极入局的关键。
生态蓄水
华为很早就公开了鸿蒙原生应用的目标、计划和时间表。
余承东此前严肃表态:2024年是原生鸿蒙的关键一年,要加快推进各类鸿蒙原生应用的开发,集中打赢技术底座和三方生态两大最艰巨的战斗。
仅仅是2024年,华为就要完成5000个鸿蒙原生应用的计划,而最终目标是50万个。而鸿蒙星河版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发布。
至于进展,下午的发布会上,余承东透露已经超过1500个应用完成上架,在公布的LOGO墙,包括阿里、腾讯、字节、美团、京东等头部互联网公司旗下有不同数量的产品完成鸿蒙原生应用的适配。
这是一场互联网的集体行动。
之所以参与者众多,影响甚广,核心在于一个操作系统的命运,本身就牵动行业的所有神经。底层技术闯关是核心,还有生态建设的重心,二者缺一不可。技术再牛,没有人开发面向C端的应用,就等于没有用户。
早在2019年,任正非就说:做一个操作系统的技术难度不大,难度大的是生态。这句话后来被媒体反复引用。
互联网发展至今,从PC到移动,操作系统也进行了代际更替。
Windows操作系统统治PC时代,移动早期也被寄予期望,甚至有的开发者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重火力押注Windows移动操作系统,结果却没有做成。是微软技不如人吗?核心还是生态没有建立。
最终,移动时代由iOS和Android双雄并立,他们各自生态都坐拥200万数量级的原生应用。尽管鸿蒙给自己树立的目标是50万,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还是存在很大的成长空间。
但是鸿蒙又处在一个人机交互变革的关键节点,以AR/VR为代表的硬件革新是未来趋势,万物互联也是新机遇,新的交互界面就需要新的操作系统。
虹宇科技创始人范顺豪曾分析,虽然现在硬件普遍使用Android系统,但是Android对资源的占用并不节制,系统内部有部分代码用Java实现,这会带来不小的额外开销。在应用侧,同样的应用Android版消耗的内存和PC版可以有3倍的差距。这对于资源相对紧缺又需要3D多任务体验的XR设备来讲,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很多公司包括手机硬件厂商都瞄准了这样的机会,试图在行业发展早期卡位,设计新的操作系统,却没有成功冒出者。
华为的机会在于,目前鸿蒙生态设备超过9亿台,具有庞大的用户基础,而且是全场景智能部署战略。余承东提到,鸿蒙分布式软总线部署带来的能力,将整机性能提升超过30%,功耗却下降20%。
除去智能手机,定位下一代操作系统的鸿蒙,在XR和物联网时代,如果能成功卡位,跨过生死线,就是历史性的机会。
正如钉钉CTO程操红在发布会上所说,适配鸿蒙不是简单的搬家,不是简单的兼容,而是有机会打造全新的体验。
只是这个过程可能会比所有人预期的更为漫长和艰巨。
适配不能一键完成
从去年9月至今,国内互联网公司几乎集体参与到鸿蒙原生系统的适配之中。声势浩大,前所未有。
但是相比iOS和Android,鸿蒙是全新的世界,全新的开发语言和中台能力,这意味着开发者是从零开始。
这点普通用户却感知不到,也很难理解,他们更在意,不论是在iOS、Android还是鸿蒙,应用体验没有差别。
事实也是如此。互联网发展至今,微信有电脑版和手机版,有iOS版本和Android版本,功能也许有微小差异,但体验趋于一致。鸿蒙系统的应用与其他系统的交互体验,也应该没有差别。
对应用厂商来说,却不是能一键操作就能轻易完成的动作。根据APP用户体量、功能复杂程度不同,适配周期长短和难度也不同。
举例而言,墨迹天气这样的工具,功能单一,适配相对容易;而像微信、抖音这样的超级APP,适配难度就更大。以微信为例,不仅有IM主功能,还有小程序、支付等子功能,这意味着不仅主生态要完整迁移至鸿蒙,子生态也要完成适配。新版本的开发,还不能影响现有华为手机用户使用微信。
6月21日,华为消费者客服热线回复,称微信正在与华为进行原生鸿蒙系统的开发适配与技术沟通工作。这也意味着,微信鸿蒙版已经在路上了。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微信这样体量的应用,适配鸿蒙系统相当于重新开发,加之原生鸿蒙刚刚起步,出于安全稳定的保障考虑,微信需要组建与iOS和Android开发团队同等规模的鸿蒙开发团队,粗略估计,至少得增加30%-50%的开发人员和资源。
从技术专业角度,只要想搭建一个能在系统成功跑起来的业务,前提是得先造轮子,从http-client,图片库,音视频播放器,webview等基础框架,到进一步搭建子业务模块分享、登录,日志上报等,都是由大量SDK组成的能力。
这些能力必须先行。哪怕是一个简版产品,SDK都是必须的。对超级APP来说,框架性SDK、支付SDK等,没有准备就位,贸然接入新系统会出现问题。一个小小的细节:很多应用都是通过微信的账号登录,光是登录组件的完成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而且是从零开始。
鸿蒙星河版美团App开发项目执行负责人王志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鸿蒙星河版美团App从零开始开发,美团去年11月紧急在各个事业群抽调研发人员投入到项目开发,我们从底层基建研发着手,大家边学边干,工期非常紧。」
纯血鸿蒙采用全新的ArkTS语言进行开发,开发难度高,成本大,体量越大的应用,需要越长的适配周期,而且鸿蒙开发人员的缺口是互联网公司面临的普遍问题,难以一蹴而就。
如何生态共赢
鸿蒙的体量在肉眼可见的增长。
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2年Q1,鸿蒙在国内手机市场的占比只有3%,刚刚过去的2024年Q1这个数字已经增长为17%,按市场占有率算,已经是中国市场第二大操作系统。
2021年4月,时任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对于一个生态来讲,特别是操作系统这类底层平台,软件使用量、市场占有率是它能否活下来、能否成功的最核心因素,16%的市占率是一个生死线。
按照这样的数据衡量,鸿蒙算是刚刚跨过生死线。为吸引支持更多国内软件厂商加入鸿蒙生态,华为过去也是毫不吝惜投入人力财力。
此前,华为启动了70亿元的「耀星计划」,目的就是激励鸿蒙原生应用、元服务、SDK等生态创新。
金山办公副总裁姚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们在做鸿蒙原生适配的过程中,组建了上百人的开发团队,同时华为也有研发人员驻场支持,双方共同进行鸿蒙星河版WPS Office开发与调整优化。
除华为官方的支持,第三方平台也在积极加入。
蚂蚁数科旗下移动开发平台mPaaS,主要服务于国内中大型金融客户,超过2000多家企业基于此开发安卓App和苹果iOS App。去年11月,mPaaS与华为合作,深度参与代码的设计和架构的设计。这样能确保企业充分享受到鸿蒙的性能,并且降低开发难度。
互联网公司也在积极推进开源项目,尤其一些应用共通能力的分享,对行业快速适配鸿蒙生态有所助益。
比如,阿里云音视频终端SDK(软件包)、高德地图SDK、微博登录分享SDK等第三方SDK实现了对鸿蒙星河版的适配,将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开发工作量。
此前,腾讯也发布了最新的MMKV组件1.3.5版本,支持HarmonyOS NEXT。2015年至今,MMKV组件一直在微信上使用,是业内公认的非常优秀的基于mmap 内存映射的key-value通用开源组件。
华为终端用户量庞大,是很多互联网应用重要渠道,这也是国产应用积极拥抱的一层原因。
最重要的是:历史证明,每当新的底层操作系统面世,且被商业世界接受,代表新的机会和可能性。没有谁愿意错过这样的时刻。
———— / E N D / ————
品牌推广| 内容撰写|广告投放|培训合作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