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的变与不变
等了很久的一本书。而且因为比出版日期早一周拿到,也没有有声书,就只能乖乖抱着纸书老老实实一页一页的看完。明天这本书正式出版,给自己点压力趁新鲜,今天做记录分享出来。也期待和将要看完书的伙伴讨论。
此前知道的信息和书的实际内容有蛮大差异。封面上的副标题是A Chinese Education。想当然以为写中国的教育,尤其因为他的孩子在成都上小学,所以假想中以为是家长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甚至比较中美教育,other river么,他山之“河”?哈哈哈。但看完才发现写双胞胎女儿上学的是部分很少。主要还是关于他在90年代在涪陵和2020年左右在成都当大学老师的经历。
至于书名么,原来是因为他本想回涪陵继续教书,但被拒,朋友推荐他试试成都,结果果然可以,“If a request was rejected, it was worth trying a different office, a different cadre; in a country of such size, there were always other rivers.”
两个部分,前面主要关于两段任教经历。后面其实很大程度上依然写的是师生关系,对年轻人和社会的观察,只是时间背景在YQ这个框架里。整体来看,当然还是优秀的写作,依然有静水流深的文笔,慈悲宽容的眼睛,偶尔有幽默的火花和尖锐的反讽,仿佛心理治疗师般忠诚又温柔的和学生几十年如一日的交流,相互陪伴从青年到中年。以绵密又精准的语言在当年和近日来回穿梭,比较近30年来中国社会起起伏伏,变与不变。当然也有激烈的冲突和对疑问的解答。比如为什么埃及的书无法有简中版本,2020年夏天成都和休斯顿领馆在最后时刻的惊心动魄。
但也有一些失望。这么说吧,读完以后再看一遍目录,很多内容已经分不清是在哪一章出现的了,毕竟从头至尾出现的都是那些人,教的还是那些课,虽然从莎士比亚读到了奥威尔,腹背受敌的憋屈疲惫也贯穿始终。
尝试着展开一点,完全个人角度而言,失望的原因如下:
1.很多内容是在《纽约客》这几年的报道中出现过,甚至很多段落是直接完整出现,感觉像是将当时的文章重新组合。当然就少了新鲜感。 有一些章节,比如2,3,读的闷闷的,内容总在切换方向,让人对主线困惑。不像《江城》,每一篇都主题明确,清爽明白。
2.大量细节的展示,缺乏框架和结构性的思考。当然我知道这是他的长项,也是他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也正是人们喜欢的那种不去评判,不去指点的感受来源。从以往他的一些访谈中,我们也看得到他对理论框架,结构性,群体性,是回避甚至反感的。但这两端本可以共存。而且当一端已经到达某种程度,对另一段依然完全避免,就会难以深入下去,受到很大局限。而毕竟今日的成都不同于90年代的涪陵。后者哪怕对于一个中文读者也是新鲜的,甚至有些陌生的,所以很多人通过他的眼睛认识了自己的国家。但前者在今天,是人们都熟悉的现代化都市,他很难用书写让我们增加很多焕然一新的认识。
3. 他自己越来越隐没在写作里,《江城》里那个鲜活的,脆生的,中文不好但很会跑步就是要赢给你们看的美国人;Country Driving里为了救三岔村的小男孩着急上火的何伟不见了,这本书里的他四平八稳没脾气,偶尔出现的情感,比如被JB后害怕不能继续任教的恐惧,都极其宝贵。当然这也是非虚构写作的作者选择,但写作者本人情感的缺席,尤其是写作主要在第一人称的叙述之下,可能也会造成文章读起来面孔模糊。
4. 延续上一条,这本书里记录的时代和事件,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会经历巨大的冲击。但家庭这部分也被写的非常清淡。女儿上小学,学中文,结束学习,YQ期间在楼下骑自行车,平平淡淡乖乖巧巧。妻子更是几次如路人版过场,最后的致谢中也潦草的一笔带过。也许是因为家人拒绝被写进他的作品里。但总还是可惜。如果说三部曲和埃及书中的外来者身份以及目光是自然就在那儿的,那这本书里的“外来者“ 视角就有些刻意为之,他已经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外来者了,却因为要保持外来者的观察视角,抽离自我,抽离家庭,抽离情感,过滤掉在任何人任何家庭的生活都天翻地覆的几年中所有的心理,躯体感受,最亲近关系的挣扎和努力,只能说是可惜的。哪怕是,尤其是,作为一个作家。
但事情当然不是那么简单,用几个decades之前的写作作为参考来评判今天他的写作也不公平。涪陵和成都的经历间隔了二十多年。一个初出校园不久,二十几还不会什么中文的单身汉,和一个五十出头,好不容易把一对年幼的双胞胎送进了实验小学,在YQ期间要养家,教书,管二娃,还时刻成为双面夹击的目标的中年人而言,人生阶段和心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怎么可能写作不变呢?
而Hessler的文字和写作风格变化的背后,除了个人的生命阶段和境遇,还有时代发展。油管上有一个《纽约客》杂志五代中国问题报道记者对谈视频,这几位对中国问题的关注和写作加起来跨越半个世纪,但那场活动中,每个人的神态和谈吐都疲倦,有失落,这不是简单的对某一件事某一方的,而是对双方,对这些年的变化趋势。
虽然何伟认为自己是writer,而不是journalist, 他只是观察和记录,不做判断,不给建议,更不推动什么,但生命和那片土地,那些人紧紧相连,对现实毫无期待也太难了。
这么多年,何伟在变,世界在变,我们也在变。也许唯一没有变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中文读者如此喜欢他。我想,是他的写作映照出了人们永恒的渴望:被看见,被尊重,被共情,来自世界的友好,善意,和更大的世界对话,和人建立联结,在一个过度政治化的年代,依然可以或者说尤其需要和来自远方的人进行最寻常,最自然的交往。
至于简中版什么时候出?看完后我只觉得难以想象能怎么出。但若要考虑这一点,根本就没办法写出来了。
从本周末开始,将有五场线下的关于这本书的对谈。我会去其中一场。感兴趣的同学去参加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