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销售前100名药物,缘何没有国产创新药身影?
2024.07.27
本文字数:2763,阅读时长大约4.5分钟
导读:药品同质化开发,不仅会导致临床研究资源浪费,而且也加大了商业化难度。
作者 | 第一财经 林志吟
今年以来,港股中的生物医药企业股价腰斩一半以上的数量超过10家,背后折射的是对创新药商业化前景的担忧。
2015年后是国产创新药爆发式发展阶段,上百款药物成功获批上市。药品从研发到成功上市,是“九死一生”的过程,但成功上市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商业化能否成功,事关能否获得合理的研发回报,也关系到企业能否可持续性生存发展下去。
目前只有一款国产创新药年销售额已迈过10亿美元门槛,在全球销售前100名药物,尚未有国产创新药影子。如何看待这样骨感现实?
未有国产药挺进全球销售前100
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统计,2017年至2023年,中国获批上市的国产创新药(按照1类或1.1类或1.4类新药计算)数量累计达到120款。
在全球生物制药领域,年度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药物通常被称为“重磅炸弹”药物。
2023年,百济神州BTK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首次突破十亿美元大关,全年销售额达13亿美元,成为国内首个“十亿美元分子”,但撑起百悦泽销售额的,并非全部来自于国内市场,很大一部分源于海外市场。
按照医药魔方统计,2023年全球药品销售额排在前100名的,入围门槛是16.79亿美元,最高销售额可达到250.11亿美元。这里面,无一是中国企业研发的药物。
2023年,国产药企中,创新药全部收入可以突破百亿元的,数量寥寥无几。百济神州(BGNE.NS、06160.HK、688235.SH)与恒瑞医药(600276.SH)是其中的两家。2023年,百济神州抗肿瘤类药物实现营业收入155.04亿元;恒瑞医药创新药实现收入106.37亿元(含税,不含对外许可收入)。
作为一家国产药企大区销售经理,张涛在药品销售行业摸爬滚打超过15年,他见证了国产创新药崛起过程。
“2018年被叫做中国肿瘤免疫元年,从这一年开始,开始有国产PD-1获批上市,正式拉开了国产创新药销售序幕。如今,回过头来看,PD-(L)1已成为竞争最拥挤的赛道之一,目前已获批的国产药物数量已经超过10款,后面还有其他产品在等待获批。靶点重复竞争,不仅仅局限在PD-(L)1这类药物上,还有其他创新药上。”张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每款产品上市后,虽然每家企业都会宣传它们的差异化优势,但本质上还是同一类产品,因此,产品实现上市后,要想卖得好,其实并不容易。
近年来,在政策环境友好和社会资本带动效应下,我国涌现出了不少生物医药企业,与此同时,传统的仿制药企正在加大研发力度向创新药企方向转型,本土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获得了较大提升。但是,基于风险以及生存发展考量,有一些企业会选择模仿创新,比如在靶向CD19的CAR-T细胞疗法、针对EGFR或HER2的靶向疗法等药物上,药企扎堆开发的现象并不少见。
药品同质化开发,不仅会导致临床研究资源浪费,而且也加大了商业化难度。
曾有医院临床药学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相同治疗领域、相同作用机制的药品进院时存在竞争关系,会影响医院配备。
业内有观点认为,现阶段,中国创新药商业价值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上市次序,或者对产品的“有限创新”。
在张涛看来,创新药商业化效率不高,除了跟产品同质化竞争外,企业自身的商业化能力也是一大影响因素。
他表示,在国产创新药兴起之前,国内以仿制药企为主,但真正具备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一体化的企业数量并不多。国产创新药企兴起之后,它们有个特点,就是不少由科学家所创办,比如在2017年后几年,医药创新成为投资热土,科学家开发出一款候选产品或者一个新的概念时,很容易获得资本青睐,收获大量融资,临床试验也很好推进。“这些企业其实很缺乏商业化营销能力的。有很多企业,都是等到产品快到上市阶段或者上市后,才组建营销队伍。商业化能否成功可能需要碰运气,如果有幸选择了营销能力很强的队伍,可能商业化表现会相对较好。”
期待支付以及定价改革
不可否认的是,2015年是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分水岭,当年国家层面启动的药政改革,带动了我国医药创新实质性飞跃发展。
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创新类药物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从药品研发、药品审批等环节给予优惠和支持,大力鼓励药企创新。据IQVIA统计,中国医药企业研发管线贡献率从2013年的4%增长至2023年已经达到28%,中国的医药企业研发全球贡献率已经超越欧洲,仅次于美国。
国产创新药崛起,进一步促进了国产药实现进口药替代,降低了患者用药负担。
“比如同靶点药物,国产药物质量并不一定比进口药差,在很多技术平台上,国产药反而是在超越,且更有价格优势。但到临床上,如何说服医生以及患者使用,又是一大挑战。因为在一些医生或者患者眼里,会刻板认为国产药不如进口药。药品的商业化,离不开扎实的临床研究数据,如何展现药物更多的临床价值,是企业需要探讨的。我们也会联合学科带头人一起做科研项目,充分展示国产创新药的临床价值。”张涛说。
有负责创新药企政府事务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款自主研发的国产创新药通过医保谈判大幅降价后,如何打通入院最后一公里,仍会面临考验。
目前绝大部分创新药销售,主要局限在国内市场。从已获批在欧美上市的国产创新药定价来看,不乏定价高于国内市场价格十倍的。
国内市场中,医保是药品市场最大的支付方。为了满足患者临床需要,推动药品可及,同时鼓励新药创新,国家医保层面这些年做了大量工作,很多新药获批当年即可进入医保。但新药进入医保过程中,价格竞争可谓激烈。行业对于医保的“灵魂砍价”一直颇有争议。新药研发的特点是“九死一生”,大部分项目都会以失败告终。少数成功的项目,如果不能实现巨额盈利,就很难补偿多数失败项目的沉没成本。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近期在2024年中国医药创新政策论坛上表示,我国长期处于全球版图上的价格洼地,谈判价格相较于最低国际参考价的中位价还低约39%,导致作为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的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医药市场占比仅为3%,与创新大国的定位显然不匹配。
“国家医保基于‘保基本’原则,创新药要全部靠医保来支付,并不现实,医保也无法解决创新药支付的所有问题,创新药支付应该走多元支付道路,我们也在期待政策针对这块,有更多动作出现。”有负责创新药企政府事务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这样表示。
今年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会议指出,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要调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强化新药创制基础研究,夯实我国创新药发展根基。
关于创新药支付以及定价改革, 目前备受业内期待。
有多位药企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创新药企业要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国内竞争,出海仍是一条必经之路。
(应采访对象要求,张涛为化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