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中国“最牛”小县城:面积仅800km²,人口80万,涌入500家德企

中国“最牛”小县城:面积仅800km²,人口80万,涌入500家德企

1年前

编 辑:米丽萍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德国当地时间2023年6月20日,第十一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在柏林举行。太仓作为国内四座受邀城市之一、且是唯一的县级市参加论坛。


为什么是太仓?


一个直观的数据是,太仓面积仅809.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仅有80多万,却集聚了近500家德企,制造业德企数量占全国近10%,形成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工业母机等产业创新集群。总投资超60亿元,年工业产值超过600亿元。


更为难得的是,这个小县城还藏了60家德国“隐形冠军”企业。


太仓也被称为“德企之乡”。中国前驻德国大使史明德曾评价:“太仓在德国的知名度,比在中国高。”不少德企的第一印象是,“先知道太仓,再了解苏州,最后才听说它们都是江苏的一部分。”


作为为开拓海外市场的德国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德国中心仅在中国的三座城市布局:北京、上海和太仓,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太仓的重要性。


这座江南小县城,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德企如此集聚?



来源:太仓市人民政府


太仓与德企结缘31年


德企与太仓的结缘,始于1993年。


当时,克恩-里伯斯董事长斯坦姆到访中国,克恩-里伯斯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家族企业,占据全球汽车安全带弹簧市场半壁江山。彼时,伴随德国大众上海建厂,中国汽车产业方兴未艾。


希望抢占中国市场先机的斯坦姆询问江苏省领导适宜的投资地,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靠近上海,二是交通物流便捷,三是文化底蕴深厚,劳动力素质较高。太仓成为被引荐的对象。


斯坦姆考察后,当年便决定开展试探性投资,租下400平方米厂房,雇佣6名员工。就是这家当时被视为“小作坊”的工厂,成为太仓31年对德合作的起点。


1993年11月,太仓第一家德企克恩-里伯斯开业 来源:太仓发布


在斯坦姆博士的积极推介下,太仓逐渐被德企知晓,克恩-里伯斯的合作伙伴、供应商以及斯坦姆博士朋友的公司纷至沓来。


“可以说,克恩-里伯斯的落户,是奠定太仓‘德企之乡’重要基础。”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段月强表示,到2000年左右,太仓仅有十余家德国企业,多是斯坦姆博士推荐而来。


后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太仓引进德企的速度也随之加快。

截至2007年,太仓集聚的德企已达100家,从1家到100家,历时14年;

2013年太仓迎来第200家德企,第二个100家历时6年;

到2018年德企达到300家,时间再次缩短至5年;

2021年10月,太仓第400家德企诞生,从300家到400家仅用时3年。


如今,太仓的德企数量已接近500家,总投资超60亿美元,年工业总产值超过600亿元。


31年间,近500家德企与本土民企融合发展、相生共赢,以0.24%的土地创造了太仓8%的GDP。


结缘的偶然性


一座江南小城,为何会受到德企的青睐?“德企之乡”又是如何形成的?


在已卸任克恩-里伯斯总裁,转任太仓欧商会主席的张臻伟看来,太仓“德企之乡”并非政府规划,而是市场化运作而来,“它的形成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首家德企的落地就充满偶然性。


1993年斯坦姆博士来中国考察路过太仓时,就被这座苏南小城吸引了。


“太仓路边那些高大的水杉树,让人感觉好像回到了德国的黑森林。”有“家的感觉”,让斯坦姆心生欢喜,于是决定留下,由此成为第一家落地太仓的德国企业。


此后,克恩-里伯斯先后11次增资,如今拥有1000余名员工、自建厂房7万平方米,成为年产值15亿元的“弹簧大王”。


当然,偶然性的背后也和太仓本身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联系。


在德国,很多企业都在小镇上,德企认为制造业并不适合布局在大城市,安静的小城小镇更为合适,但同时各方面设施也要便捷,而太仓恰好符合这一条件。


太仓是距离上海最近的沿江沿沪城市,太仓主城至上海市中心只有50公里,乘坐沪苏通铁路至上海虹桥枢纽仅需约26分钟。


同时,太仓港是长江第一大港,2022年,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突破2.6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位居江苏第一。


此外,太仓拥有一条长达38.8公里的“黄金岸线”,可通江达海,方便国际运输。


来源:太仓市人民政府


如今,德国前十大机床企业有6家落户太仓,德国前20强家族企业有8家投资太仓,落户太仓的“隐形冠军”德企达60家。太仓已成为中国德企投资最密集、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德企亩均产值达1400万元。


而且德企正在太仓与本地企业形成更紧密的供应链,一个经常被用来证明太仓供应链优势的例子是,造一辆汽车,在太仓可以找到70%的零部件。


留下的必然性


如果说首家德企落户是偶然,那么逐步形成数百家德企集聚则是必然。


1. 政府的支持


早在20多年前,太仓就定下了不要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而更偏重企业产业规模、高新技术的策略。


太仓市长就曾高调喊话:“太仓要招喝星巴克的,而不是吃盒饭的。”



太仓中德创新园


在发现德国企业喜欢扎堆后,太仓将德企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企业高速增长。


以联合汽车电子为例,当时其投资太仓时最大的诉求就是投产要快,太仓仅用10个月就按要求建好了3.4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厂房,也因此赢得后续项目的相继落户。


疫情最严重时,供应链一度受阻,政府也全力支持德企闭门生产,建立“货运码”体系,派出工作人员点对点服务企业,将每辆货车从高速接引入厂。


高效的营商环境也换来了企业的高速增长。例如巨浪机床、宝适汽车等10多家德企,产值从百万起步,在十年发展周期内都突破亿元。据统计,90%以上早期落户德企均实现增资扩产。


太仓政府也一直强调向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对企业要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这很好地满足了德企的特点,充分尊重了企业的私密性。


而且太仓为德企营造的生态不是局限于惯常意义上的“营商环境”,而是拓展至生活领域,涉及教育、医疗,甚至延伸至衣食住行,越来越多的德国人视太仓为一座宜居城市。


随着德国人越来越多,太仓的德国元素也越来越多,甚至聚焦到一家具体的餐厅、酒店。


玛丽蒂姆,一个在中国知名度并不高的酒店品牌,却是德国最大的会务型酒店,因此成为一众国内城市争相引入的酒店品牌。


太仓已有两家酒店与之进行品牌合作,其中一家便位于罗滕堡风情街。罗滕堡风情街是把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罗滕堡小镇“搬到太仓”,完美还原了德国罗腾堡小镇风貌,浓浓的德国风情。


太仓罗腾堡风情街 图源: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12月,圣诞节前夕,在慕尼黑举办的“太仓日”活动吸引到200余名与会者,130亿元意向投资成功签约。在长年往返于中德两国之间上海德国中心CEO兼董事长夏建安看来,这充分体现了德国工商业界对中国、对太仓的“强烈兴趣”。


他乡似故乡,越来越多的德国人生活、工作在太仓。“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金字招牌,成了太仓深化对德合作独一无二的比较优势。


2. 优质的职业教育


德企大部分是技术密集型企业,而不是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所以整体员工的需求数量不是特别高,但对员工的素质要求非常高。


针对这种情况,2001年,太仓率先引入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建立了国内首个与德国职业教育同步的专业工人培训中心。


“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元是企业等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实践培训。


而且,德国“双元制”与高等教育打通,职业教育出身的学生,一样可以在“双元制”教育属性的应用科学大学就读,拿本科、研究生等高等教育学历。



太仓依托在本地的德企、本土院校、德国巴符州双元制大学、德国工商大会、德国工程师协会等多方资源,相继建立中德培训中心等十余个双元制教育培训基地,成为中国最大的德国职业资格考试和培训基地。


截至目前,已累计培养了1万多名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不仅成为太仓招商引资的一张金名片,还有效促进太仓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太仓的“双元制”教育也在不断迭代。


目前,规划面积32万平方米的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产业园将结合各种资源,建立一个符合产业和企业需求的“双元制”教育模式,让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产业、赋能产业。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成为世界先进制造强国的“秘密武器”之一,如今太仓“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太仓对德合作的终极目标,便是借鉴德国经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对德合作31年,太仓基本形成了从创新主体的集聚,到创新产业的集聚,再到创新人才的集聚。


3. 德企之间以及政府与德企之间的顺畅沟通


小镇的优势、政府的支持和职业教育之外,在通快中国区总裁杨刚看来,德企之间以及政府与德企之间的顺畅沟通,也是太仓独特的优势。


张臻伟1995年初到太仓时,只有三四家德企在太仓,企业每月自发聚在一起,是最早圆桌会议雏形,但联系相对比较松散。


随着太仓德企逐步增多,德企有了共同的问题、共同的诉求,为更加方便地沟通,太仓欧商投资企业协会(TRT)于2006年成立,成为德企之间以及德企与政府的沟通交流平台。


TRT的成立,为德企建立了一个有效运作的交流平台,促成了会员企业之间在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合作与共享。


截至目前,TRT已拥有120余家会员,所有会员都是在太仓的外资企业,其中95%以上是德企。


在服务企业发展、推动资源共享、帮助德企落户太仓和在中国市场建立业务等方面,TRT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得到政商各界的广泛认可。


去年,苏州出台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的政策,该政策最初想法就是在TRT的德企与政府座谈会上的思想碰撞。


政府鼓励德企把利润转为投资,实现了三赢,对德企太仓公司而言,获得了总部的投资;对德企总部来说,省了税;对地方政府来说,实现了招商引资。


不断“自我更新”的太仓


如果说,“从0到1”的突破,是太仓在中德合作的大势下,顺势而为、借势发力,实现自身发展。


那么,从1到100再到500的延展,则是太仓以深厚的“内功”,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对德合作“太仓模式”,以“领跑者”的姿态为中德合作的具体实践“探路”。


如何保持“领跑优势”?30年的成功经验是否会形成路径依赖,导致难以摆脱的惯性束缚?


面对这个必须回答的全新命题,太仓思路在转变。


在发展动能转换、产业迭代升级的过程中,太仓大力培育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产业创新集群,对德合作30年形成的制造产业基础成为“资源宝库”。


一家家龙头德企在太仓的主动引导和市场环境的风口,自觉“跟风”,融入太仓本土创新链、产业链。

2004年,埃马克(中国)机械有限公司太仓分公司成立,2018年11月,在经过全方位现代化改造后,埃马克在中国太仓的技术中心重新开业;

德国工业4.0联盟成员单位通快集团,在太仓布局代表公司科研前沿的高端科技核心部件;

主攻汽车线束的欧托凯勃,以太仓公司为重点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

江苏最大的德企舍弗勒向航空航天产业“蓝海”进军……



从最初的招引,到发展中的推动,到规划上的引导,太仓的全局思维和系统谋划,不仅让德企实现自身发展,也让对德合作从企业合作升级成产业合作,实现城市产业发展与企业自身发展的同向而行、同频共振。


从企业合作向外延展,太仓把对德合作从单一的经济领域扩展到教育、文化、科技、环保、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构筑无法复制的竞争优势,打造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对德双向合作和融合发展格局。


源:太仓发布

结语


德国有句谚语:“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人与人相逢,最重要的是诚、是守信、有契约精神。


曾国藩曾说,“信只不说假话耳,然却极难,吾辈当从此一字下手。”要做到诚,就要“不说假话耳”。


在第一家德企落户太仓时,前期的谈判持续了几个月。当时太仓对外招商只有中文合同,斯坦姆团队仍爽快地签约了,在随后的买地扩大生产环节,也几乎没有律师介入,足以见当时双方之间的诚。


能吸引近500家德企落户,太仓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标杆案例。


说到底,太仓只是真正为企业做实事,真正帮助德企和本土企业共同发展,这种务实的管理也是值得其他地方政府学习的。



参考文献:

[1]. 这座县城为何能集聚487家德企、60家德国“隐形冠军”?中国工业报


好文推荐:



排版 | 冉润
编辑 | 正风   轮值主编  | 夏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正和岛

相关新闻

网易丁磊:中国最“开心”的企业家多家日本车企巨头造假被查,涉及超500万辆车!32款车型停产,三家“一把手”鞠躬:真的很抱歉中国最“精明”小县城!饮食既本土又国际化,简直太魔幻了暴增4万家!中国最“苦”生意,为何成了广东赚钱王?中国最“狂”景区:悬赏138万征联,8年无人中标!城市好色成瘾,门票免费,名字只有1%的人能念对冲上热搜!中国又一座城市被老外“占据”,30万外国人涌入,还能用外币,美到窒息,无数人的此生必去Telegram海南演讲“在中国拉人”:TG的小游戏MAU已有4000万!去年在全球卖了约190万辆车,72.9万辆在中国!知名车企宣布:中国市场将“换帅”商业护理服务白皮书:5万亿市场,33万家企业,入局“护理+保险”成为创新主旋律中国最成功的一代父母正在批量制造“名校躺平娃”,平和万玮:警惕圈养式教育!“50条评论仅需1.5元钱”!多家车企被曝抹黑攻击、炒作刷榜,业内:车企通过代理公司找“水军”,“操作痕迹几乎无法追踪”财经早参丨拜登:“哪里也不会去”,将继续参加总统大选;上海临港新片区多家国企采购特斯拉;欧洲杯法西晋级,德葡出局宝马:“家在中国”三十年帮一帮400万家中国“沉默工厂”中国最“任性”夫妇:带8岁女儿环游自学12年,现状令人意外全中国最“坏”患者:医生最佩服的他,在医院医闹20年 | 医院奇闻录7949岁裸辞北漂,79岁上T台,85岁开飞机,中国“最帅”大爷:没有人能阻止你成功!中国最牛“职业背债人”,爆了!巴黎奥运会刚刚“散伙”,大批老外涌入中国中国最“臭”的城市:不是柳州!臭晕游客,吃吐无数人!却让鲁迅表白,穷游必去,比苏杭更诗意印度人口报告:能否复制中国“人口红利”?“雨城”雅安:中国最滋润的城里,藏着四川人独有的浪漫中国最“假”的景区:几乎都是山寨品,造价300亿!门票超贵,却人山人海,还被评为5A景区......你会去买“老破小”吗:为什么中国房屋寿命只有30年?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