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 | 强化防风险与严监管总基调——评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工作会议
防风险,严监管,工作会议
2024年1月30日,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
金融监管总局在本次工作会议中将防风险与强监管的要求放在了重要的地位,体现了2024年整体防范与化解风险的主基调。在健全金融风险处置常态化机制方面,会议提出“行业责任”,这或许意味着行业协会在风险处置和自律监管方面将承担更多责任。在防控重点领域风险方面,金融监管总局重点关注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相关领域。应当指出的是,除了房地产业贷款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质量外,未来也应关注“房抵贷”由于抵押物跌值造成的潜在影响。而地方政府债务化解过程中,则也应关注对银行流动性指标的潜在影响。
在严监管和强监管方面,除了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五大监管”的要求之外,金融监管总局还要求跨前一步强化央地监管协同,从而将央地协同由“治已病”向“防未病”阶段拓展。同时,未来金融监管总局牵头的认领机制和兜底监管机制将为实现监管全覆盖奠定基础。
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要求下,金融监管总局强调金融机构聚焦主业、苦练内功、降本增效,切实提升行业可持续发展。从此前金融监管总局各司局的表态来看,大型银行在增强低息差环境下稳定盈利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参与国际金融竞争和治理的能力;股份制银行则也有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金融支持力度的相关机遇。
2024年1月30日,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并配发新闻稿。会议回顾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1]。在工作会议新闻稿发布的同时,金融监管总局公众号还同步发布了署名为“金平”的《目标导向强监管 事不避难勇担当》评论员文章,体现了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将强监管和防风险作为主要工作重点的态度。
一、防控与化解风险成为最重要关注点
对于2024年的工作要求,此次会议将中小机构改革化险与防控重点领域风险放在了首位,体现了2024年整体防范与化解风险的主基调,也是落实金融工作会议“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的要求。
在中小金融机构化险方面,金融监管总局要求:“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把握好时度效,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工作。健全金融风险处置常态化机制,落实机构、股东、高管、监管、属地、行业六方责任,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近年来,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主要采用“自救”与“在线修复”等方式,防范金融风险外溢。值得注意的是,在健全金融风险处置常态化机制方面,会议首提“行业责任”。在此前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中,也仅要求“压实金融机构及股东、实际控制人,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等各方责任”,考虑到金融机构高管天然对于金融机构处置负有相关责任,因此本次对于行业责任的要求或意味着相关行业协会在金融风险处置中的职责将进一步提升,未来相关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管职责也有可能进一步压实。
结合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中银行评级结果的情况来看,2023年6月末,评级结果为“红区”的高风险银行机构(8-10级及D级)有337家,资产规模为6.63万亿元,占比为1.72%。从高风险银行机构数量变化趋势来看,2023年6月末,高风险银行机构整体数量较2022年末继续增加。城商行、农合机构、村镇银行中的高风险机构数量分别为14家、191家、132家,分别较2022年末减少2家、减少11家、增加20家。从区域分布来看,2023年6月末无高风险机构的省份数量、高风险机构维持在个位数水平的省份数量与2022年末的央行评级结持平。相关研究可参见此前的报告《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机制已开始试点——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2]。
虽然近年来高风险机构数量已经有所降低,但部分存量高风险机构已经历较长的化险过程,下一步金融监管部门或将加大力度化解这些存量的“硬骨头”。
在防控重点领域风险方面,金融监管总局要求:“积极稳妥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督促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落实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要求。配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指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开展债务重组、置换。”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2023年以来逐季下降。不过,这其中亦有我国银行业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的因素。2017年至202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年度不良处置金额逐步由不足1.5万亿元上升至超过3万亿元。2023年,不良处置规模虽较2021年、2022年的3.1万亿元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3万亿元规模的较高水平。从金融监管总局工作会议的相关要求来看,2024年监管部门将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对于重点领域风险,金融监管总局主要关注房地产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相关风险。
在房地产行业方面,从部分全国性银行的情况来看,由于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房地产行业贷款及个人住房不良率逐步上升,且目前仍处于上升的过程中。应当指出的是,在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时,其不仅将直接影响银行的房地产业贷款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质量,房抵贷等金融产品的风险也可能上升。对于以住房为抵押物的贷款而言,随着抵押物跌值,借款人将面临补充抵押物或削减贷款额度两种选择,从而可能导致借款人流动性出现紧张,进而影响信贷资产的质量。
在配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方面,虽然随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通过展期、减息等方式有所化解,商业银行相关资产的质量有望改善,但银行的盈利性和流动性将在一定程度上承压。对于地方债务风险敞口,银行将采用展期、降息等方式配合化债,这将导致银行资产端资产收益率下降,营收有所承压。而通过以长期信贷承接城投债的方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将对银行流动性指标(LCR、NSFR等)产生一定压力。从不同类型银行来看,地方性银行相关敞口占总资产比重最大,国有大行次之,股份制银行相对较低[3]。因此,在地方政府化债过程中,地方性银行资产端收益率所受影响或相对较大。
二、以“五大监管”和全面监管筑牢严监管基础
在防范与化解风险的主线下,此次会议强调要坚决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一脉相承。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坚决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全面强化‘五大监管’,严把准入关口、严密风险监测、严肃早期干预纠正…跨前一步强化央地监管协同,加强信息交流共享和重点任务协同,切实做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着力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强化抓早抓小,保持高压震慑,加快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从严监管的角度来看,坚决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是落实防控金融风险的重要方式。其中,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的“五大监管”方式是持续提升监管有效性的重要举措。结合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接受新华社专访中的内容[4],强化机构监管要求下,将严把准入关口、严压法人职责、严抓公司治理。强化行为监管则是坚持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功能监管要求下,将坚持“同一业务、同一标准”的原则。在坚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下强化穿透式监管。
从加强央地协同监管的角度来看,此前由于央地之间金融监管的事权、责权以及金融机构处置的事权和责权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因此,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要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次工作会议进一步将央地协调前置于风险出现和处置之前,明确要“跨前一步强化央地监管协同”,从而能够更好地将央地协同的作用不仅限于“治已病”,而拓展到“防未病”层面。
从消除监管盲区的角度来看,整体来看,未来金融监管将通过认领机制和兜底监管机制实现“全覆盖、无例外”。为了“加快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此前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金融监管总局将牵头建立监管责任归属认领机制和兜底监管机制,确保一切金融活动特别是非法金融活动有人看、有人管、有人担责。推动明确跨部门跨地区和新业态新产品等金融活动的监管责任归属。确实难以明确责任的,由金融监管总局负责兜底。”
三、金融机构需苦炼内功提高服务可持续性与质效
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要求下,会议强调金融机构聚焦主业、苦练内功,统筹做好“五篇大文章”。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坚定不移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引导金融机构聚焦主业、苦练内功、降本增效,切实提升行业发展可持续性。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助力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精准高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做好‘五篇大文章’,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支持扩大有效需求,持续增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切实提升金融消保工作质效”。
在提升自身竞争力方面,会议要求金融机构切身提升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主要着力点在于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和降本增效。此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
对于大型银行,此前金融监管总局大型银行司在《学深悟透 实干笃行 推动大型银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5]文章中要求“引导大型商业银行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而在具体引导大型银行深化改革转型方面,文章提出要“增强低息差环境下保持盈利稳定的能力,积极实施降本增效,优化信贷结构,提高差异化、特色化竞争能力。继续做好高质量双向开放,加强市场沟通与投资者关系管理,提高参与国际金融竞争和治理的能力”。
对于股份制银行,此前金融监管总局股份城商行司在《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 奋力开创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民营银行监管工作新局面》[6]文章中要求“引导股份制银行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文章也要求推动股份制银行完善差异化发展定位,“支持具备能力的股份制银行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参与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力度”。这意味着未来股份制银行在“一带一路”地区拓展展业或将大有可为。
对于城商行和民营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则要求“推动城商行和民营银行发挥‘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生力军作用,改进对民营企业、新市民等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其落脚点更侧重于“督促城商行和民营银行聚焦主责主业”,进而立足本地开展特色化经营,甚至还提出了“支持地方党委政府稳妥推动城商行兼并重组,优化区域金融供给,严格规范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要求。
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总局农村中小银行司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农村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7]文章中则将统筹推进农村中小银行改革化险作为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未来的关注重点。具体来看,相关措施包括加快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因地制宜优化机构布局、健全差异化特色化治理机制、全面加强专业管理、健全风险处置机制等方面。
在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方面,会议要求金融机构落脚于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商业银行通过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5篇大文章,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最终要求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此前,我们在2024年1月发布的《“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报告中提出,新质生产力具体表现为人口红利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劳动资料由“机器化”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变;以数据、信息为代表的“无形物”开始转变为重要的劳动对象[8]。在加快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下,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体系需要不断完善,金融服务能力需要不断提升。
注:
[1]资料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EB/OL],2024/1/30[2024/1/31],https://www.cbirc.gov.cn/cn/view/pages/ItemDetail.html?docId=1150289&itemId=915。
[2] 资料来源:吕爽、陈昊、鲁政委,《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机制已开始试点——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EB/OL],2023/12/23[2024/1/31],https://open.weixin.qq.com/connect/oauth2/authorize?appid=wxf7eeddbe7ba26a5c&redirect_uri=https%3A%2F%2Fapp.cibresearch.com%2Ftiptap_web%2Findex.html%23%2FshareUrl%3Fid%3D298b93795abc6ddd9f21b2f00ae00d5c%26from%3Dapp%26appVersion%3D5.2.1&response_type=code&scope=snsapi_base&state=123#wechat_redirect。
[3] 资料来源:陈昊、吕爽、吕思聪、张无缺、鲁政委,《集中度提升下的重构与破局——2024年银行业与监管展望》[EB/OL],2023/12/18[2024/1/30],https://app.cibresearch.com/tiptap_web/index.html#/shareUrl?id=d98813fedf2de074513d4f17630751bc&from=app。
[4]资料来源:《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 妥善应对各类金融风险挑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EB/OL],2023/12/3[2024/1/30],https://www.gov.cn/govweb/lianbo/bumen/202312/content_6918285.htm。
[5]资料来源:大型银行司:学深悟透 实干笃行 推动大型银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金融监管总局公众号[EB/OL],2024/1/10[2024/1/30],https://mp.weixin.qq.com/s/6Axd-qYx0VeN4H_nXZPpSQ。
[6]资料来源:股份城商司: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 奋力开创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民营银行监管工作新局面,金融监管总局公众号[EB/OL],2023/12/26[2024/1/30],https://mp.weixin.qq.com/s/FjhhsUAQVOv7HKIJlZA0fw。
[7]资料来源:农村中小银行监管司: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农村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金融监管总局公众号[EB/OL],2024/1/19[2024/1/31],https://mp.weixin.qq.com/s/WC3sKDZ2iYbHqPp_IQ397Q。
[8]资料来源:蒋冬英、郭于玮、鲁政委,《“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EB/OL],2024/1/17[2024/1/30],https://open.weixin.qq.com/connect/oauth2/authorize?appid=wxf7eeddbe7ba26a5c&redirect_uri=https%3A%2F%2Fapp.cibresearch.com%2Ftiptap_web%2Findex.html%23%2FshareUrl%3Fid%3Db9a1ac481521a315c48c208bf57011a1%26from%3Dapp%26appVersion%3D5.2.1&response_type=code&scope=snsapi_base&state=123#wechat_redirect。
★
点击图片购买 “兴业研究系列丛书”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