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正常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阈值真的“正常”吗?

正常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阈值真的“正常”吗?

尽管采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心力衰竭分类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其一直是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主要指标。当LVEF正常时,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可能会缓解,临床医生可能也会使用低LVEF来说服患者进行治疗。因此,患者通常通过LVEF的变化来判断病情进展或恶化。然而,实际上LVEF指标很容易误导患者,但很多患者仍会认为LVEF正常就提示心力衰竭康复。本文就正常LVEF的定义、预后阈值和治疗阈值等相关内容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正常LVEF的定义


目前,关于正常LVEF的定义或任何关于LVEF诊断性检查的最佳方法尚不清楚。传统上,研究人员根据健康人群检查结果的分布,选择其分布边界(上限或下限5%或1%)来定义“正常”。最近一项针对此类人群(包括没有临床心血管或肾脏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成年人)的荟萃分析发现,正常LVEF的阈值(定义为小于分布的第5个百分位数)因种族和性别而异(欧洲男性50%,女性51%;东亚男性56%,女性57%;南亚男性52%,女性53%;无其他种族的可比数据)。然而,这种基于人群的正常LVEF阈值,可能并不能表示“健康”的LVEF。ARIC研究(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提示,从LVEF 60%多开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和NT-proBNP水平)随LVEF的降低而逐渐增加。因此,虽然50%多的LVEF被视为正常,但其同样提示健康风险增加。


LVEF的预后阈值


Kondo及其同事探讨了LVEF与心力衰竭预后之间的关系,其对来自6项随机对照试验(33699名)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发现,女性,年龄较大,罹患心房颤动和糖尿病患者的LVEF倾向于更高(≥50%),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LVEF倾向于更低。


研究人员指出,虽然不同心血管事件结局对应的LVEF阈值不同,但大多数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随LVEF降低而增加。心血管死亡的LVEF拐点为50%,泵衰竭死亡为40%,心力衰竭住院为35%,猝死无LVEF拐点。


除此之外,研究并未发现LVEF与非心血管或全因死亡之间存在J型关系,这与既往研究形成鲜明对比。该研究发现,无论是否患有心力衰竭,LVEF>65%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之所以得出不同结果的一个潜在原因可能是临床试验(结合当前研究)通常除外严重全身性疾病(例如感染)患者,此类患者的每搏输出量和LVEF通常较高。


总体而言,目前尚无明确、单一的LVEF阈值能用来预测患者的心血管预后。


LVEF的治疗阈值


不同LVEF患者的治疗获益不同,大多数心力衰竭研究提示,除SGLT2i(尤其是达格列净,研究显示SGLT2i治疗获益在不同LVEF患者中相似)外,患者的治疗获益随LVEF增加而降低。


另外,部分研究的结果令人惊讶,包括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KCCQ)调查显示,LVEF较低患者的健康状况或更好,这与LVEF较高患者更易出现水肿、端坐呼吸和啰音的发现相似。从患者角度来看,LVEF较低的患者似乎比LVEF较高患者的治疗获益更多。相比之下,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与LVEF呈U型关系,在LVEF<20%或LVEF较高的患者中,NYHA III级或IV级患者更多。


这项研究提出了几个重要问题:①LVEF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是否具有种族差异,是否因


社会状况和治疗状态而异?②基于社区的数据是否会观察到与之相似的关系?然而,最重要的问题似乎是如何将这些结果纳入临床指南并付诸实践。


指南结合临床试验结果和生理学数据,提出了LVEF相关推荐,例如将LVEF 41%-49%定义为轻度降低。作者认为,接近50%的阈值在生理学上是合理的。尽管指南推荐的预后阈值与治疗阈值一致,但指南在确定治疗阈值时不应关注预后,而应基于显示治疗获益的临床试验的入组标准。虽然临床医生可以根据这些研究的数据来更好地评估预后,但他们应该继续关注随机试验结果,以做出治疗决策。


  小结  

Kondo等的研究表明,LVEF与结局的关系很复杂,结局不同,风险增加的阈值也不同。因此,LVEF尚无明确的正常范围。对于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无严重全身性疾病),似乎LVEF越高,临床结局越好。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LVEF仍能为预后和治疗获益提供重要信息。


参考文献:Circulation. 2023;148(9):750-752. 2023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Inc.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医脉通心血管

相关新闻

幼儿通识1001夜 | 不可思议的人体世界:“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是真的吗?美国最“正常”的州?伊利诺伊州打破常规,脱颖而出杨振宁102岁了,为什么说他是一个“最正常的天才”?直播预告 | 顾少强:做个“正常”的心理人,行不行?哥大的统计项目真的很“水”吗?拿到名校的“水硕”,到底要不要去?“我姐在UC Davis读书,一年花销100万,正常吗?”“近乎正常”的家庭背后,有怎样的痛彻心扉?关于热搜「原来吃辣是有好处的」是真的吗?研究表明:吃辣竟可以增强免疫力、抑制幽门螺杆菌,甚至可以长寿花40万元买“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不会卖资格,被授予院士的中国人多“很正常”​在中国的博物馆里奔走“打卡”,孩子们真的懂了吗?成为美国公民的2个重要“时间概念”,你真的了解吗?酒店里的毛巾、床单真的会传染“那种病”吗?大城市“卷”一辈子,就为一套房,真的值吗?核桃的功效,并不是“补脑”,你真的吃对了吗?“申请的时候找个文书老师修改下文书就可以了”,是真的吗?“小摆怡情”,被骂贪图享受的年轻人,真的活明白了吗?被“尔滨”从深山里“请”到中央大街的鄂伦春族,你真的了解吗?用“说话按钮”交流的狗子们,是真的学会说人话了吗?还有人不知道,其实内衣是可以“隐形”的吗?为父母申请美国绿卡:I-485递交后的漫长等待,正常吗?牺牲5个人,救1个人,就一定是“错”的吗?美国胆固醇和血脂检测:胆固醇正常值是多少?血脂高不能吃什么?南方周末2023文化原创榜揭晓,有你心中的“最佳”吗?渡十娘|陪读妈妈:除了“内卷”和“躺平”,还有一种正常的、积极向上的生活(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