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来自好的人际关系
第 8357 篇深度好文:5220字 | 14 分钟阅读
很多人都有很多烦恼。或者说,只要我们生活着,就必然会有数不清理不明的烦恼。
有的人烦恼为什么孩子不听话,有的人烦恼为什么自己的婚姻不幸福,有的人烦恼自己的不完美,总是觉得自己不如他人。
似乎生活中的烦恼无处不在,当我们想要去解决时,却又感觉无从下手,甚至不清楚这些烦恼究竟从何而来。
也许,这是因为你没有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没有真正了解自己和他人。
每一个人都是因为了解而理解,因为理解而和解。当我们了解自己,了解关系,了解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底层逻辑,然后我们再去审视,再去重新看我们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也许你就会越来越理解自己,理解关系,也理解你身边的那个人。
建立滋养型而非消耗型的人际关系,始终是我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人的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这要怎么理解?
这里的人际关系,是指广义上的人际关系,是指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分子,我们无法脱离群体而独立存在。
换言之,就是我们在生活中需要跟各式各样的人建立联系,每时每刻都处在不同的关系之中,包括亲子关系、两性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以及职场关系,等等。
关系无处不在,而我们在关系中的体验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滋养型的。不管是亲子关系还是夫妻关系,只要关系是正面积极的,同时彼此之间的互动是舒服有趣的,那么这段关系肯定会带给双方滋养的感觉,而且还会让双方都变得越来越好。
第二种是消耗型的。消耗的不只是我们的内在,还有彼此的情感。就好比有些人宁愿待在外面,也不愿意回家,是因为他们知道回到了家,等待着自己的只有无止境的争吵,或是无止境的索取,这样会让自己处在不断被损耗的状态里,整个人也会充满强烈的怨气。同时,这种消耗感会让我们特别想要斩断这段关系。
所以,我们在消耗型的关系中会有压抑、愤怒、委屈以及无力的感觉,觉得自己似乎被关系困住了,意思就是:我本来是很鲜活的一个人,但是因为进入了这段关系,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自由了,也无法做自己了,更不知道如何才能把这段关系处理好,于是烦恼就这样产生了。
另一方面,在比较式的教育里,我们经常会有一种嫉妒的感觉。回想一下,你是否经常会遇到以下场景:
爸爸妈妈总是有意无意地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看隔壁的小孩,他学习优秀又用功,人听话,又长得很漂亮,再看看你是什么样的,生你不如生块叉烧。”
爸爸妈妈口中的别人家的小孩是不是你原始的嫉妒对象?其实换了我,我也会嫉妒,甚至还恨不得他能够变丑。而嫉妒背后的动力,就是我渴望别人活得比我差,我渴望我比别人好,甚至还有一个若有若无的声音在提醒你:“你很想活得跟别人一样,你不想活成你自己,你想活成别人的样子。”但事实上,我们无法成为别人。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其实我们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正如《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所说的:
“我们之所以十分在意他人的视线,之所以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是因为我们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是不好的。”
二、只有课题分离,
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那我们要如何解决这些烦恼呢?
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的烦恼源于没有做到课题分离,具体表现为两点:
第一,干涉他人的课题;
第二,自己的课题被他人干涉。
1.做好三大课题
什么是“课题”?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理解为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阿德勒把人生中的人际关系分为三类,将其统称为“人生课题”,即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如何做好这三大课题,是我们人生的重中之重。
一个拥有健康人格的人,他的社会功能是完整的,这包括能够找到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可以跟身边的朋友友好相处,能够跟人产生深度的情感联结,愿意为这个社会做贡献。
2.如何做到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就是区别开我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简单来说,就是要分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什么是他人的事情;什么是自己的情感,什么是他人的情感。
很多父母经常会抱怨说自己的孩子不愿意起床上学,总是要去催促,催到最后孩子不开心,家长也不开心。
我们思考一下,起床上学是孩子的事情,还是父母的事情?父母之所以去催促孩子,似乎并没有把孩子起床当成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而是把它当成了父母的事情,而当我们看到孩子没有立即起床的时候,心里就会生气。
于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认为自己的这种情绪是由孩子造成的,要是孩子乖乖听话起床,我们就不会那么愤怒。但这其实是父母没有在自己的事情跟孩子的事情之间做好分离。
面对此类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呢?
首先,家长跟自己的孩子明确,起床上学是孩子的事情。
其次,划清界限,谁的事情谁负责。比如,告诉孩子假使今天听到闹钟没有起床,然后上学迟到了,那就有可能会被老师批评,这些都是需要自己承担的结果。
作为家长,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再着急也不要去催促,如果孩子因为起晚了来责怪你,那你要告诉他,起床上学是他自己的事情。你不必自责,不必觉得自己不关心孩子。
你要知道,这个时候孩子发出的所有责怪都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情绪,你可以去关照他的情绪,但是不能去替代他的情绪,或者说不能因为他有情绪而选择去为他负责。
3.没有完成课题分离的结果
如果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完成这种分离,那么我们就会一直处在共生的状态里面。这种共生的状态有两个表现:
第一,边界不清,即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别人的事情;
第二,我的情绪,你要来负责。
举个例子,有一些父母打心底里没有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而是把孩子当成是自己身上的一块肉,比如跟孩子说:“只要你听话,妈妈就开心了。”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陷入到一种无所不能的自恋状态里面,他觉得自己是可以去改变别人的情绪的。如果长期发展下去的话,他会一直去为对方的情绪负责,并且渴望用一切方式来解决别人的情绪问题,以达到自己期望的样子。
就像在亲密的关系中,当丈夫看到自己的妻子难过了,他有可能会马上用讨好迎合的方式去哄自己的妻子,当他发现无论自己做什么,妻子都是悲伤的,那么他就会恼羞成怒:“我都这样哄你了,你还要怎样?”
这位丈夫把自己看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但妻子没有承认丈夫对自己的情绪是有帮助的,那么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会对立。
如果丈夫能够课题分离的话,他就不会去承担妻子的情绪,而是会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需要静静,如果你需要我的话,那我就在旁边,可以随时来找我。”
因此,如果我们没有进行课题分离,那么我们跟他人的关系就会你我不分、暖昧不清,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会背负着别人的事情,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可,而当我们产生了“认可欲求”,我们就不自由了。因为我们的幸福不再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是取决于别人是不是认可我们。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想要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代价就是会被他人讨厌,也就是我们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当然,我们并不是故意要让别人讨厌自己,只是如果有人不喜欢我们,那是别人的事情,我们无法控制,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可以。
三、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
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1.“共同体感觉”是什么?
阿德勒认为,共同体的感觉是一种深度的羁绊关系,能够让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我们每一个人的第一归属地都是妈妈的怀抱,第二归属地是我们成长的家庭,第三个归属地更多的是亲密伙伴的心里,最后再大一点的归属地,就是我们的社会,也就是社会情怀(共同体感觉),比如职业荣誉、民族自豪感等等。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说到:
自由并不是说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而是一切都在一个大前提下,那便是“社会情怀”。
此书作者岸见一郎将这种社会情怀译成“共同体感觉”:即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受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社会情怀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指标,最小的单位是“我和你”,要将我们对自己的执着转变为对他人的关心,这并不容易。
共同体的最小单位就是“我和你”,而不是“我和他”。你是谁,我是谁,我们联结的部分是什么,价值交换在哪里,彼此的尊重在哪里,边界在哪里,当我们厘清了以后,才能够有真正的共同体的感觉。
而所谓“共同体感觉”,就是我们可以在关系中获得归属感。当然,这里说的关系比较广义,包括亲子、亲密、家庭、友情、职场等等。
其实我们一出生,就处在一个很大的共同体中——世界以及宇宙;后来慢慢地,我们在一些小的共同体中生活、工作,比如国家、家庭、公司等等。
如果我们不能在一个共同体中获得归属感,也就意味着我们在其中不能拥有一段比较好的人际关系,无法感受到安全,甚至体验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因此有人说,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2.获取共同体感觉的三点建议
对于如何建立一段滋养型的人际关系,或者说如何获取共同体的感觉,阿德勒给出了三点建议,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和自我接纳。
(1)他者信赖
在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发现原先很好说话的小区保安或者房东,会要求我们回家前必须测体温上报,不然的话就不允许我们回家,甚至在对我们不信任时还会说一些让人感觉不舒服的话。
本来大家是相互信任,相处得很好的,但是遇到疫情这样的特殊情况,就可能会触碰到对方的一些利益。就像我们和同事、客户见面,以前都会特别热情,见面了会一起吃饭喝茶谈事情,后来却连握手都小心谨慎了。相处方式不同,难免会有一些心理落差。
在此类情况下,人与人之间需要重新认识一下。我们要对他人信任,尽量不要因为过度反应而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别人,或者不要带着恶意去揣测别人。
在亲密关系中,有一些恋人经常翻看自己对象的手机,对对方说的话几乎都持有怀疑的态度,其实这就是一种缺乏他者信赖的表现。
(2)他者贡献
这里所说的他者贡献,就是我们要承认他人对我们是有价值的,是有贡献的。
有一对夫妻,两个人贷款买了一辆卡车做生意,丈夫负责开车,妻子就在卡车上做好后勤保障,他们经常一起出车,彼此关心,给人一种缺一不可的感觉。丈夫对妻子说:“幸好有你在,可以让我在长途开车的过程中解解乏。”
妻子也很感谢丈夫,感谢丈夫努力工作,支撑起家里的生活。他们对于对方的贡献是有很大的认同和认可,真正成为相互支撑的人,对彼此也非常信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他者贡献。
另一方面,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反而是为了能够体验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家里的地板有点脏,爸爸在加班,妈妈在房间里休息,这时孩子拿着扫把开始很认真地扫地。
这时候孩子在没有过分牺牲自己的情况下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恐怕并不会有“为什么没有人来帮我”的感觉或者怨言,反而会很开心。因为他觉得自己对家里是有用的,是有价值的,是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的。
(3)自我接纳
什么是自我接纳?就是我接纳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知道有些事情是我能做到的,也有一些事情是我做不到的。当我做不到一些事情时,我能很诚实地跟自己说:“我确实做不到。”然后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举个例子,你的工作只能完成80%,但是为了给公司和老板留下好形象,你很积极地扛下了所有的工作,然后回家后和家人朋友大骂公司,抱怨工作压力太大。这两种不同状态的背后,其实就是不能接纳真正的自我,不敢在他人面前表达真正的自己。
如果你清楚且接受自己只有80%的工作能力,并且诚实地跟老板表达出来,然后思考怎么样才能尽最大的努力完成全部的工作,这才是对自我的接纳。如果只是为了留下好印象,假装自己很厉害,那么到最后你会很辛苦。
3.共同体感觉,人皆有之?
可能有些朋友会疑惑,我们是否人人都有共同体感觉,也就是亲切的归属感、融入感?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以在职场里建立共同体感觉为例子。职场里能建立共同体感觉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有一个一起去完成的目标,然后彼此分工合作。
如果在职场里很难建立共同体感觉,则是因为我们内心有强烈依赖他人的愿望,或者我们没有完成课题分离。
但是,同样也存在着难以建立共同体感觉的情形。一般来说,很难建立共同体感觉的职场关系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把职场当成游乐场,即我就是去玩的,我的工作应该有人去帮我完成;
第二种,把职场当成贩卖场,即我投入一块钱,就要拿到一块钱的东西,我的付出必须得到对等的回报;
第三种,把职场当成战场,即你我之间是对立的,我们无法达到一种合作共赢的状态。
因此,共同体感觉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一直处在对立的关系中,或者处在特别依赖的关系中的人,是没有办法体验到共同体感觉的。
同样,阿德勒的心理学也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去了解它。我们可以按照自己已有的方式生活,可以等着别人来给我们想要的照顾。或者,我们也可以像阿德勒心理学所说的那样——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未来的人生。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