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为什么“孩子一哭,我就烦躁,忍不住发脾气”?心理学告诉你答案

为什么“孩子一哭,我就烦躁,忍不住发脾气”?心理学告诉你答案

1月前

点击上方蓝字👆萨提亚实用心理学”关注我,加星标★

每天学点亲子|婚姻|个人成长,每天成长·进步·幸福

预约心理咨询(收费):请后台回复“心理咨询”

近期课程咨询(收费):请后台回复“课程”



面对孩子的情绪,智慧的父母看到的不是问题,而是孩子的需求。用身体去和孩子沟通,当爱意流动,崩溃的情绪就会渐渐消失。
——萨姐



作者:布谷妈妈
来源:布谷妈妈(ID:yugu005)

在育儿过程中,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孩子一哭,大人就心烦意乱,忍不住大声吼他:“别哭了!”

看着孩子哭,大人先控制不住情绪了,忍不住朝他发脾气。孩子哭得越厉害,大人越烦躁。

我在布妞还小的时候,也有过这种情况。明知道孩子哭吼他不管用,可我就是莫名地烦躁,控制不住自己。

为什么孩子闹情绪,我们大人先崩溃呢?

01
“唤起”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唤起”。

比如我看电视,眉姐姐去世那一段,嬛嬛踉踉跄跄走出来,用尽全身力气在悲痛。我每看一次这个片段,都会忍不住跟着哭一次。

她的动作、她的眼神、她的面部表情、她的感染力,全都引起了我的共鸣,让我忍不住跟着她悲伤,跟着她难过。

这种“从他人身上看见情绪,我们就会在内心感受到这些情绪”的状态,就是唤起。

也可以说,你看到了什么,就成为了什么。

你看到孩子哭,其实你也看到了他的情绪,你看到了他的无助、他的难过、他的伤心和痛苦。

既然知道孩子哭是在难过,那为什么我们还会抓狂、烦躁,而不是耐心帮助他呢?

因为我们自己也缺乏正确处理这种情绪的经验。

而且孩子哭得越厉害,他“唤起”我们不安的情绪就越强烈,我们就越容易被这种情绪淹没。

于是挫败感、无力感,甚至是恐惧感,让我们只想把这种不好的感觉赶跑,所以便用发脾气或者大声吼叫的方式来制止孩子:“别哭了!”

看,哭声停止了。我们看不到孩子难过的情绪了,那种“唤起”我们自身痛苦的情绪也随之消失了。

简单粗暴地制止、不允许孩子哭闹发脾气,虽然当下安静了,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02

我们与孩子是用身体语言沟通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与孩子的交流,最主要是通过身体对身体进行沟通的。

孩子对我们:喜欢就抱抱,不满就嘟嘴,生气就跺脚,害怕就低头……

我们对孩子:喜爱就亲亲,赞赏就微笑,讨厌就推开,生气就瞪眼……

尤其是小一点的孩子,当他表达能力不够的时候,他的所有负面情绪,几乎都是用哭这种身体语言来表达的。

而孩子对我们的感知,也几乎都是从身体语言来获得。

当孩子一哭,我们就生气、皱眉、推开他、情绪爆发。

那他就会觉得——哭是不好的、哭是会引起别人痛苦的、哭是羞耻的、哭是会伤害到妈妈的。

那他将来在任何一段关系里,都容易被内疚和焦虑击垮。

而如果,当孩子被情绪淹没时,我们允许他哭闹、发脾气、憎恨,并且,将这种情绪包容和处理,然后以一种“容易消化”的形式还给他。

那他将来就会知道:

如果自己觉得不舒服,就可以拒绝别人,不用内疚;

如果别人做法过分,那自己是可以发脾气的,不会“永久伤害”他人;

即便表达负面情绪,别人也有能力包容;情绪是可以控制的,不会摧毁自己或者所爱之人。

那我们要怎么做,能将孩子失控的情绪,以一种“容易消化”的方式还给他呢?

03

抱持

温尼科特提出一个在亲子关系中非常非常重要的词——抱持。

怎么理解这个词呢?它可以是掌控局面、容纳、理解、包容、接纳。

其实,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在一起”。

举个例子。

布妞骑自行车摔倒了,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我没有表现出不耐烦,急着制止她:“好了好了,别哭了。”

也没有否认她的感受:“摔一下又不痛,有什么好哭的?”

也没有指责她:“自己摔倒的,能怪谁呢?”

也没有威胁她:“再哭我不理你了啊。”

更没有羞辱她:“这么大人了还哭,丢不丢人?”

我只是把她抱在怀里,轻轻抚摸她的后背,等她自己慢慢平静下来。我用这种默默陪伴,但接纳、包容的方式告诉她:“我与你同在。”

再说一个我一位幼师朋友的例子。

园里有个孩子,每次睡觉醒来,都会感到孤独非常想妈妈,自己偷偷躺在床上哭泣。

她知道后,把那个孩子抱在怀里,轻声安慰:“你想妈妈了啊,跟妈妈分开这么久,是会想妈妈的,老师能理解你。想哭就哭吧,我会陪着你的。”

等孩子慢慢平静后,她又告诉他:“下次想妈妈的时候,你就过来抱抱我,我一直在这里。”

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我们没有先失控让情况变得更糟,这就是掌控局面。我们内心平静,理解、接纳、包容他的情绪,这就是“在一起”。

也就是说,当孩子遇到无法忍受的情绪时,当我们被孩子“唤起”强烈的感受时,我们能够容纳、理解,并且以一种温和、易消化的形式,重新“还给他”。

那总有一天,孩子就会在这样的相处中,学会自己控制这些情绪,并且学会如何应对和减轻痛苦,而不会动不动就情绪失控、难过不已。

很多妈妈会说,一看到孩子哭,我做不到内心平静、从容接纳怎么办?

这可能是,在我们的人生经历里,当遇到无法忍受的情绪时,很少体验过“在一起”的感觉,也很少有人能将这种情绪以一种温和的方式“还给”我们。

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一点一点去改变,一点一点去接纳。

即使不知道如何安慰、理解孩子,我们至少要做到“掌控局面”。

哪怕默默地陪着他,不让情况变得更糟,允许他发泄情绪,这也是一种“抱持”,一种“与你在一起”的支持。

一点点改变,再加一些坚持,你就会发现,孩子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孩子一哭,我们大人先情绪失控,这种情况你有遇到过吗?
-END-

来源:布谷妈妈(ID:yugu005),专注儿童心理,分享科学育儿方法,读懂孩子轻松养育,欢迎关注布谷妈妈。

我们的视频号会有导师分享心理学内容视频!

欢迎大家收看和关注,也请点在看和转发支持

点击标题,查看近期课程安:
1、2024年5月23-26日广州蔡敏莉《萨提亚个人成长工作坊》
2、2024年6月12-16日吉利根老师催眠线上授证课第二模块(附广州精英催眠营证书课程时间)
2024年6月25-30日奥南朵老师亲授:《绿宝石--疗愈内在孩童》工作坊
4、2024年6月27-28日长沙《觉知能量舞》工作坊 | 让身体带我们走向改变,迎接爱
5、2024年9月20-22日林文采心理营养亲子关系工作坊:育儿不费爹妈的秘诀!
6、2024年7月25-28日广州黄启团导师NLP专业执行师:一套「实用人性手册」,揭开自我改变的惊人秘密

关注萨姐,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你的每一个在看,我都欢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萨提亚实用心理学

相关新闻

为什么我劝你,先搞懂“公司治理”?为什么你总是搞不定男人,因为你不懂这个心理学“套路”钢琴销量断崖式下滑,孩子还有必要学音乐吗?育儿脑科学告诉你答案无奖翠录西北下车:我为什么要「攀登」名校?“因为它就在那里” | TD申请案例为什么孩子总是学不好数学?你可能忽略了一个关键点麦克阿瑟号称“学霸”,为什么老打败仗?看起来努力工作的你,为什么过得像“行尸走肉”一样?孩子,我为什么不让你玩手机?这位妈妈的回答,值得所有家长收藏为什么孩子很痛苦却不告诉你?原因值得千万父母深思为什么孩子“窝里横,外面怂”?真相让很多父母意外(附原因和对策)手握Top20 Offer的我,为什么却去了“野鸡大学”?幼儿通识1001夜 | 不可思议的人体世界:为什么大人总叫我“多喝水”?我为什么不喜欢“简中”这个词?“考不好,没关系”为什么不建议你对孩子这样说——在美国,为什么很多人宁愿租房也不买房?4个因素告诉你答案“北欧式生活”为什么幸福感满满?我再次去瑞典,感受真正的“松弛感”…慢跑之王「亚瑟士」为什么这么火?奥运冠军都在穿,百元就能入手我国内外出差最离不开的,为什么是这个AI“小助理”?为什么不要向孩子哭穷,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坐邮轮时千万不要说这个“禁忌词”!小哥用亲身经历告诉你为什么?我心目中最美的爱彼皇橡,全新“霜金”为什么是此生必入?为什么说“一两沉香一两金”?​“25岁,存款为0,我这辈子是不是废了?”我采访了300个年轻人,答案太扎心为什么健身房一怂恿你办年卡,你就办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