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哲学如何贴近我们——读《他者的消失》有感

哲学如何贴近我们——读《他者的消失》有感

10月前
作为韩裔德国哲学家的韩炳哲,是近年来的一颗哲学新星,他的中译本作品出了一大批,都是短小精悍之作所涉论题皆为对当代数字社会的“病理解剖因贴近现实而受到大众的瞩目,这对于哲学家来说可是稀奇事。
今天我读了他的其中一本叫《他者的消失》,开篇即说,“他者的时代已然逝去”。为什么逝去了呢,因为大家都成了“同一者”,全方位的数字社会抹平了人与人的差异,因而所谓他者即那个不同于自己的人,也消失了,作为代价,我们陷入了一种“同质化的地狱”中。
韩炳哲的语言很犀利,论点很密集,一句句的铁口直断,给人以不容置疑的感觉,哲学术语也是层出不穷(很多我也没太看懂),还引经据典,各路哲学家的观点特别是海德格尔、罗兰·巴特、巴迪欧等如数家珍,他也喜欢引用小说和电影中的故事,这些故事本质上都是投射进现实的一种寓言,具有启发性。
但是我读的时候也不免生出一丝丝狐疑,我的疑虑主要有两点:
1)他只给出了论点,而没有提供论据。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现在哲学家的一种新趋势,就是讲一个道理已经不需要严密的论证了,哲学家说啥就是啥,因为他是哲学家?因为他是哲学家,所以他可以生产一些“概念”来归纳和命名一些现象,他的这种命名甚至可能是即兴的,就像诗人作诗一样,全凭灵感和洞察。因而我也可以认为,韩炳哲的哲学也是一种文学。
2)他的哲学的主调是批判现实,批判数字社会的肤浅和快餐化,但是他的写作方式也是短平快式的,像是一种香甜可口的“哲学干脆面”,吃得很爽脆、很爽口,文句介于通俗和晦涩之间,是不是有一点取巧呢?我甚至还有一件事拿不准:我不知道他的写作到底属于“深刻”还是“故作深刻”呢?
为什么我要“不怀好意”地怀疑他“故作深刻”?因为我看他提出的种种观点,就其基本意思来说,并不是那么令人意外,他指出的现象是很多人已经能感受到的东西,只是他用的词汇、概念对大众来说是新鲜的,他似乎是用哲学概念把一些我们本来就知道的东西重新包装了一下。
——但是,以上只是我的怀疑,而不是我的确信。因而我的哲学功底很浅,并没有能力真地去评价一位哲学家,况且读书只要对自己有启发就行了,哪怕是假装深刻,也可以带来一些启发性的东西。
下面我举几个例子,给大家看看他到底表达了什么,以及是怎么表达的:

感知本身呈现出一种“狂看”的形式,即“毫无节制的呆视”。它指的是无时间限制地消费视频和电影。人们持续不断地为消费者提供完全符合他们欣赏品位的、讨他们喜欢的电影和连续剧。消费者像牲畜一样,被饲以看似花样翻新实则完全相同的东西。如今社会的感知模式完全可以用这种“毫无节制的呆视”来概括。


在这段话里,韩炳哲用到了两个概念:“狂看”和“毫无节制的呆视”。如果说得通俗点就是,像我们很多人整天刷短视频,一刷就是几个小时的停不下来,还一个劲儿嘿嘿嘿傻乐,不就是“狂看”和“呆视”么?
这里的问题是,我们那些整天刷短视频的人,是不是知道自己很傻?我估计大家心里也知道,只是明知道很傻,但是忍不住还是要刷。
所以就这两个概念来说,第一眼会给我们带来新鲜感,但是细想一下,他并没有说出更多的东西。

同质化的恐怖席卷当今社会各个生活领域。人们踏遍千山,却未总结任何经验。人们纵览万物,却未形成任何洞见。人们堆积信息和数据,却未获得任何知识。人们渴望冒险、渴望兴奋,而在这冒险与兴奋之中,人们自己却一成不变。人们积累着朋友和粉丝,却连一个他者都未曾遭遇。社交媒体呈现的恰恰是最低级别的社交。


这段话得既对,也不对。对的地方在于,确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去某一个远方,并没有积累经验这段时间,“尔滨”的爆火开始,各地的文旅都在铆足劲吆喝自己的家乡,以吸引国更多的么,如果我们按照韩炳哲的说法,这些南闯北的游客,其实都没有“总结任何经验南方小土豆来到冰城,瑟瑟发抖中体验冰彻骨的乐趣时,体验到的到底是同质化是异质化呢?
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包含有同质的成分和异质的成分,关键在于我们是在“哪个层面”上来讨论的。
当韩炳哲说“人们踏遍千山,却未总结任何经验。人们纵览万物,却未形成任何洞见。人们堆积信息和数据,却未获得任何知识”这类话的时候,是否存在过于武断、过于绝对化的情况?并且,正如我前面所讲的,他只给论点,而没有论据,因而对于他的这些说法,留给读者的只有“相信”或者“不相信”两种选择。

他者和“改变”的否定性形成深刻的经验。所谓形成经验是指:“某些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我们碰见了它,遭遇了它,被它推翻,被它改变。”其本质是痛楚。然而同者却不让人感到痛楚。如今,痛楚让位于点赞,这让同者大行其道。


信息唾手可得,而获取深刻的知识却是一个平缓而漫长的过程。它展现出一种全然不同的时间性。知识是慢慢生长成熟的。时至今日,这种慢慢成熟的时间性已经渐渐被我们所遗失。它与当代的时间策略格格不入。如今,人们为了提高效率和生产率而将时间碎片化,并打破时间上稳定的结构。


这两段说得挺好。形成经验是需要痛楚的,但是现在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很廉价的认可(也就是点赞)信息唾手可得,但是学习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我们还是太浮躁了,没有沉下心来学东西,我们每天都在互联网上追求即时满足,但是长进却很少。韩炳哲说得没错,只是好像仍旧说了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

自拍瘾实际上跟虚荣心关系也不大,它无非就是孤独、自恋的自我在瞎忙。面对内心的空虚,人们徒劳地尝试着卖弄自己,博人眼球。唯有空虚在自我复制。自拍照是自身的空虚形态。自拍瘾加剧了空虚感。导致这一结果的不是虚荣心,而是自恋的自我关涉。自拍照是自身的美丽平面,而这自身空洞、不安。

这段话里提出了一个概念“自拍瘾”。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词。自拍成瘾,是我们现在普遍的现象吗?没错。那么自拍瘾体现的是人们的孤独和自恋吗也对,也不对。
比如我发现,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喜欢发自拍、发朋友圈,那么按照韩炳哲的说法,是不是说明女性比男性更自恋呢?得出这样的结论可能会被打吧……

通过上面几个例子,我发现,韩炳哲说的所有观点,其中每一个点都包含着“对”的成分,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洞察。抽象能力是一个哲学家的看家本领,通过现象看本质,拨开云雾见真容,他一定有这样的能力。但是,反过来讲,每一个普通人也具备这样的能力,只是你没发现而已
从韩炳哲的作品看来,他所做的哲学思考,你也能做。他相对于我们的优势,只是能引用前辈哲学家的话,而我们大多没有读过这些书而已。但就哲学思考本身来说,它并不是哲学家的专利,而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的一件事。
哲学中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对日常事物的反思,当然也包括对自我的反思。如果你平时沉迷于手机,那你可以反思一下,做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如果你经常和你的家人争吵,你也可以反思一下,你们为什么总是争吵,原因到底在哪里。如果你觉得自己很无能,你也可以站在一个客观的哲人的视角来看,你所谓无能的根本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就像我们看一本书,其实并不必要仰视着去看,我们可以平视他。我们去思考,作者是怎么思考的,我们去想象,怎样也能写出作者写就的那些文字。这种阅读中的思考,也是一种哲学思考。
所以哲学没有那么神秘,离我们也没有那么遥远,我们人人都可以触及它、使用它,只需要多多运用我们头脑中的理性就可以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采铜的创想世界

相关新闻

不再汲汲于幸福——读《物质的迷醉》有感中国航天:反思与沉思(上)——读美国《国家利益》一文有感中国航天:反思与沉思(下)——读美国《国家利益》一文有感日积月累的力量|读《刻意练习》有感读《芒格之道》有感:追求智慧、现实主义与老派道德三读《败仗中的真英雄》有感书籍推荐 | 中国人的处世哲学,藏在这本《资治通鉴》里不公正的程序,能审出公正的结果吗?——王现敏案旁听有感《庆余年2》全网爆火:读懂剧中这5条处世哲学,你就不累了现在爬藤还有意义吗?——观新藤校榜单有感新能源应该仰望星空——看李书福演讲有感书籍推荐 | 领略千种情感,体验万般人生,一部《诗经》道尽情感、哲学、人生况味智合美国行有感:如何做一个不像律师的律师如何让孩子找到热爱,不再“空心”?听一位有趣的哲学践行者讲述自我探索和发现之旅【今日天下0521】Dartmouth读PhD的中国女生走失;BBC揭韩国男星阴暗细节;看四娃娘和名校IT理工帅哥恋爱有感乔布斯成功秘诀,被禅宗改变,东方哲学如何让人生蜕变翠竹之道:中式管理哲学的崛起与实践这两位对我影响最大的哲学家,生命态度截然不同直播|陈来、陈少明、吴根友、干春松、陈赟: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朱子的哲学世界儒表道骨,才构成中国哲学的底色? | 王德峰季度讲堂吴晓波:生活是中国人最大的哲学黑格尔:研究哲学的第一个条件淌过米兰·昆德拉的音乐哲学爱自己,从树懒的生活哲学开始|525心理健康日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