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楼市解绑,房价要涨了吗?
点击上图▲立即了解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5月25日,一个关于 “银行停贷”的话题,让本来睡懒觉的周六早上变得热闹非凡。
“请问上海银行停止放贷了吗?刚交了首付,还没放贷!难道说上海跟进15%首付比例和降低公积金和商贷利率?早点出来吧,给我省个特斯拉Model Y出来!”
“我的也停贷一个星期啦,还没放款。”
逐渐地,小道消息越来越多,诸如“建行客户经理说,公积金要下调”“听说可以贷40年”等等。这一切,似乎都在表明在下周有望出现“重磅”消息。
果不其然。5月27日,上海突发重磅楼市新政。按照朋友圈多位楼市专家的话说就是“超预期”“很震撼”“终于来了”。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它的影响力,那便是“它将决定你未来财富增长和在一线城市生存的逻辑。”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那么新政到底说了什么?我们先用大白话翻译一遍。总共涉及三个方面:
▶▷第一,放开限购。
◎ 单身非沪籍购房区域扩大至外环内二手房。
◎ 非沪籍社保连续缴满年限从5年缩小到3年。
▶▷第二,贷款政策。
◎ 商贷款首套LPR-45基点,利率降至3.5%;商贷首套首付不低于20%。
◎ 商贷款二套房LPR-5基点,利率降至3.9%(特殊区域3.7%);商贷款二套房首付不低于35%。
◎ 公积金贷款首套80万,家庭60万;二套65万,家庭130万。多子女家庭基础额度上浮20%,最高192万。
▶▷第三,其他政策。
◎ 支持企业购买“老破小”,租给职工,不限套数。
◎ 取消离异购房合并计算住房套数规定,对夫妻离异后购房的,不再按离异前家庭计算拥有住房套数。
◎ 限购基础上,多孩家庭可多买一套。
看到这些政策,很多人不淡定了。小巴某位在杭州已扎根的同事瞬间想把房子卖掉搬到上海去,而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估计心里也犯嘀咕。以后两个月可能工作量加大了,因为“假离婚打新”的钻空子行为似乎有可能死灰复燃。
当然,新政的影响和作用远不止这些,我们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进行初步解读。
关键词一:风向。
1月2日,上海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1月4日,上海金山推出“买房可免费轨道交通”;1月30日,允许非户籍居民缴纳社保5年以上可在外环区域限购住房1套;5月3日,鼓励“以旧换新”。除此之外,上海再无重磅楼市政策。
直到“517”核弹级楼市政策出台,国家层面开始降首付比例、房贷利率,但也有所保留——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首付比和利率下限。重磅利好下,全国十多个重点城市纷纷跟进,而上海直到昨天才调整了贷款政策。
上海的最新解绑举措,一方面传达了经济和楼市目前的困境,另一方面也代表着大力度政策的全面出台,政策拉动楼市复苏的决心越来越明确。
关键词二:改善。
我们咨询了几位房产专家,他们在一条政策的重要性上达成共识:多孩家庭可以买第三套房。上海原来是以家庭为单位,可以买两套;原来外地人已婚,以家庭为单位,也只能买一套。这条政策的背后其实是两个字:改善。
这几年,整个房地产行业,尤其住宅开发商已经意识到房地产不再是周期变化,而是客群的需求在变。
现在的调控都是在为改善型客户做铺垫,政策更多的倾斜给改善客群,因为国家也意识到这才是推动市场的最大驱动力。而改善客群有不少都是二孩家庭。今天的政策,终于给了他们十足的照顾。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这一条非常符合人性。多孩家庭的需求并非是炒房,而是想在提升居住空间的同时,给子女们都留一套房。目前在上海敢多生的人群,本身的物质条件也相对优渥,也更有能力多买一套房。”
其实我们再来看不论是单身非沪籍的购买区域扩大至外环内二手房,还是支持企业购置“老破小”二手房,再通过一系列的利率刺激,本质是一个消化二手房、打通置换链的逻辑。
关键词三:人口。
就在新政出台的三天前,上海还公布了一组有点吓人的数据:2023年,上海全市总和生育率为0.6,常住人口的一孩率仅为66.24%。
房地产行业有个说法是“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人口是楼市需求的支撑力,其剧烈下滑自然引发担忧。
不过,上海的人口长期保持“机械增长”,每年都有“新上海人”涌入,未来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年轻人,他们将构成在沪购房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各地的经济和就业日趋紧张,优质人才的引入变得尤为重要,上海楼市新政只不过是一个“引流手段”,而它盘活的不仅仅是上海的楼市,更是国家核心产业和整个社会各产业的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在长三角地区,“人才流动”将成为常态,这也意味着上海周边地区将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尤其对于小富的南京,“买上海”一直是个巨大的诱惑。别说个人了,江苏企业一旦做大就有搬到上海的冲动。
因此,上海周边的城市,未来或将出台刺激力度更大的人才引进和楼市政策。
最后可能还要回到我们都一直关心的问题:
如果上海楼市复苏,真的会带动一线城市,甚至是二三线城市的复苏吗?当人口增长放缓后,房价上涨的逻辑还存在吗?今天是不是买房或投资的好机会?
这几个核心问题,将由我们的几位房地产行业的专家和经济学者来解答。
有了上海的示范作用,接下来广州、深圳和北京必将跟进执行房市新政。深圳、广州会力度更大,比如广州可能会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既优化限购政策,又落实房市新政;深圳首套房的首付比例,可能至少降至20%;北京也将大致参照上海的做法。一线城市的跟进,无疑将对全国楼市的回暖起到积极作用。
目前上海的落户政策依然相对严格,一旦放松,就会有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希望获得上海的户口或购房资格。因此,只要上海愿意,其人口总量就可以增长,成为支撑房价的重要力量。
我认为,上海楼市在这次新政后,基本上已经触底,整个一线城市的情况也类似。像深圳、广州和北京跟随出台楼市政策后,政策力度都基本足够,接下来可能只是微调,比如降低LPR或降准等。所以一线城市的楼市,现在是购买的好时机。
上海目前的富裕阶层,购房的欲望已经上升,最近连续出现了多个豪宅项目的日光或准日光盘,每套房价基本在4000万以上,这表明上海顶尖富裕阶层已经开始抄底。因此无论是刚需还是改善型需求,在上海购房的时机已经到来,趋势变得非常明显。
二线城市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各地差异性较大,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至于三四线城市和大多数中小城市,目前的政策力度仍然不足,未来可能还需要等待更多政策出台。全国性楼市的回暖,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可能要到明年下半年或后年才有可能实现。
我比较关注的一条政策是“优化非本市户籍单身人士购房范围,扩大至外环内二手住房。”这一招是一石二鸟,一方面给予非户籍单身有更多选择,不再只能买外环外,另一方面又能起到承接“以旧换新”的改善需求,外环内的旧房有人可以接手,打通置换链条。
另一条是外围区域限购明显放松,包括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的限购门槛放松到,社保或个税只需购房之日前连续缴纳满2年及以上,并将购房范围扩大至所在区全域。
一方面不再只针对外围五大新城,更广大的外围区域都有降低门槛,另一方面目前外围新房去化速度相对较慢,然而外围总价低,有利于刚需入市,这一政策可以有针对性地加速去化。
还有一些政策也不容忽视。比如7090政策后续会出台松动:完善房地联动机制,差异化调整优化中小套型住房面积标准和比例要求,支持区域统筹、总体平衡,更好促进区域人口、土地、住房协调发展。这样开发商会更愿意拿地。
对于在上海有自住需求的人群来说,当下的确是入场的时机点,当然并不代表着上海房价会大涨,但未来供需结构的变化,会导致二手市场“捡漏”的机会大大减少,外围区域房价下行的可能性也不断变小。
总之记住大原则:政策越松的区域,房价后续上涨动力越弱。
楼市大涨的逻辑我认为首先是经济预期。在过去的20年乃至30年里,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这种大跨步向前的经济增速,是保证房价飙升的关键。这几年,增速放缓,各个行业都受到一定冲击,房地产业也被波及到,因此大涨的底层原因可能动摇了。
其次,原来地产上行的时候,各方都是通过不断贷款,用负债来驱动资产价值提升。现在地产下行阶段,政府一方面做租赁,给租金下锚,使得房价回归资本市场,并把租售比的决定性作用提高了,另一方面用降利率的粗暴手段,以时间换空间,把负债问题解决。
这些调控的背后无非就是老百姓不愿意贷款买房了,地产的投资价值和附加价值也一直在往下掉,那么房价大涨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
现在上海但凡有点良心的意见领袖,都会统一口径说,如果不是刚需家庭,不建议以投资作为购房的动因,短期内不适合投资。如果非要炒房,只能快进快出,去买特色一点的房子,比如学区、新建地铁,全靠赌了。未来房地产投资逻辑会无限趋近于现在的股票、理财和信托。
至于上海的“老破小”,不能说肯定不好,或者肯定好。而是政策放开的时候,肯定是一圈一圈慢慢向中心解绑的。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越是核心的地段越是能帮你兜底。
上海楼市对周边,特别是江苏、浙江影响特别大。因为之前上海限购,大家才跑到嘉兴、苏州、昆山华桥买房。现在既然限购放开能来上海买房子,他们基本会放弃上海周边。所以上海周边的房价可能还会再跌一点。
非户籍人士的购房区域扩大到内环影响会比较大。因为之前都动不了,现在能往市中心挪一挪了,对小面积的房子影响会大一点。企业购房主要受政府公租房的影响比较大,如果不放开的话,很多企业购房用于出租,会受到限制,其实是政府为了有更多的公租房做准备的。
楼市大涨的逻辑,基本不存在了,房地产就是维稳、软着陆。从2021年到现在,上海基本上平均下来也跌了25%左右。
从投资价值来说,这几年投资房产的基本上已经没有利润空间了。很多人现在买房子——70%左右的人买房子,不是为了赚钱,而且还要顾虑买完之后再跌,所以现在就是刚需在动。如果是投资的,观望的氛围非常浓厚。
未来的房地产投资的逻辑还是一样:现在大家都在打新,因为新房政府限价,政策一直在。虽然限售,但利润空间在,所以大家还是会倾向买新房,二手房比较少。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