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无限延伸的三角
编辑 | Nemo
来源 |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ID | zqfxlgzs
妻子理直气壮,“你又不加班值夜,老是熬夜容易免疫变差、血管老化、老年痴呆……换句话说,熬夜基本等同于慢性自杀,可以说毫无益处。”仿佛深夜不睡的每一秒,都成了医院的叫号,正虎视眈眈瞅着自己。“好纠结,每天提醒自己不要熬夜,还是日复一日的熬夜中……”
有意思的是,我们和深夜之间,只能建立这种“虐恋情深”的关系吗?《说文解字》里:熬,乾煎也。煎干、炒干,拿来小火上烤。在这种语境下,每一个晚上12点还睁着眼睛的朋友和深夜之间,则被迫建立了一种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施受虐关系。如果对这种关系做一个松绑和解构,有一些朋友的深夜也许可从中挣脱出来,成为一种品夜或乐夜。一壶咖啡,一袋刚出炉的奶司饼干,灯光静谧,画册平平摊开。外面是菜市场,老式有轨电车当当作响,立满书柜的屋,常由我一人独占,只亮一盏灯。光是想象,就能品尝到夜晚带来的静谧和安宁。沉浸于此,是一种享受。深夜,工作群终于休息,吵闹的孩子睡下,街上的商贩和车辆也渐渐减少,外在的刺激在不断减少。从这个角度来说,深夜给我们建构了一个更加连续的时间和空间。当注意不被外在的刺激切割成片段,它也能更加专注于当下,去仔细聆听身体的讯息。深夜如同三体世界中的河流,脱水的人皮在其中浸泡后,重新成为一个鲜活的人。如果我们再细品深夜的质感,也许还能体验到一层安全感。我的朋友J因为受创伤困扰,约了一个加拿大的心理咨询师为自己做EMDR(一种专门针对创伤的短程疗法)治疗。J回答说:深夜让我感觉到归宿感,就像孩子待在妈妈子宫里一样,有一种被包裹住的感觉。远古时期,日落而归。劳作了一天的人类回到洞穴里,那里有温暖的火,食物,群居结伴,逐渐入眠。那份来自深夜的安全感,如果没有被外在人为破坏,会经由集体潜意识储存在我们身体里。当我们在外面的世界,体验到来自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压力、受挫、不如意。被各种焦虑、恐惧的情绪挤压时,我们会借助深夜这个容器来进行自我修复。在深夜里待着,有人从中取出不被打断的连续和专注,有人取出主动掌握时间的放松和自由,也有人取出一份日落而归的安全和包裹感。基于以上,你和深夜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青梅竹马”的甜。晚睡一族中,也有一些希望自己早睡却“臣妾做不到”的纠结者。在一个社交APP上,我曾看到有个关于“熬夜”的高赞评论:有意思的是,我曾问过有类似体验的朋友,“你觉得白天玩手机和晚上玩有什么不一样?”“白天玩,哪怕是休息时间也有些不好意思,觉得不务正业。在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治疗中,有一项是让来访者躺在躺椅上进行自由联想,然后分析师在ta的斜后方,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干预。这样的设置,原是为了帮助来访将注意力更多集中于自身;同时也可放松其防御、促进退行,更容易接触到内在世界。
比如来访者葡萄接受了6年精神分析取向治疗,前几年,她一直和咨询师进行的是一周一次的普通咨询。
而从第五年开始,她开始了每周4次的“躺椅”分析。
坐着做咨询,我更接近于一个成人。而躺着时,我更像个孩子。
不用看着咨询师,也知道有人在后面看着我,能够稳稳接住我所有激烈的冲突、糟糕的情绪、似是而非的诉说、莫名其妙的梦境……
而且,认知神经研究发现,“与直立相比,仰卧时与认知冲突相关的神经活动会减少。”
在白天落幕和梦境未至的中间,我们用这样躺下的姿势,与深夜建立了某种“欲语还休”的关系。
如果将这个姿势作为切口,也许可以窥到某些熬夜者的内心秘密。曾老师曾说:一个人坐着或站着的时候,是一个战斗状态。如果你感受到这种坐着或站着的姿态对有些人(比如养育者)构成威胁,为了保护他们或者认同他们的期待,所以你让自己长时间躺下来。做个孩子忠诚于他们传递过来的需求,允许自己被各种力量压在床上不能动弹。又比如,用这种“躺下”来满足内心长期未能满足的退行需要;又或是用这种姿势来削弱超我的要求,悬浮出一个个压抑的情绪或诉求。所以,去尝试探索和理解这份动力,更能让我们获得内心的自由。如果用一种系统的角度看,很多时候,它是和我们的诸多生活事件相联系,嵌入进一种固化的路径中。8年前,我的堂妹小敏在临近大学毕业的大半年,熬夜严重。哪怕困得受不了,还是不睡,在网上看很多穿越小说,直到天亮。“黑眼圈大的成熊猫了,穿越小说真这么好看?”我调侃她。“是啊,沉浸其中可以忘记这个时代,忘记当下的生活。”我知道,小敏在家人代劳填报大学志愿后,读了本地的一个师范性院校。临近毕业,如果没有意外,她会按照父母意愿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做老师。“我妈为此已经前前后后跑了很多关系,神通广大吧!可是那种生活,我一想想就要头皮发麻……”在真实的世界里,她的边界被破、人格水平无法按照自我意愿来组织起专业选择、工作生活等,是一个傀儡。如同一尾涸辙之鱼,生命的力比多和攻击性都处于压抑状态,更无法围绕“我喜欢”的锚定点去打开、释放。所以,熬夜是她为自己构建的一个自我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她把喜欢的故事、隔离当下的时空和爱恨情仇放进来。如此,没有自我、窒息的自己终于可以喘上一口氧气。从这个角度看,熬夜,是具有求生的意义。小敏无法掌控自己人生大大小小的诸多选择,熬夜却让她获得一些补偿。“到底什么时候入睡、怎么消耗夜晚、怎么度过白天、怎么杀死时间……”甚至,当熬夜过度、破坏身体节律时,还会有一种掌控死亡的感觉。“我的生命,我自己说了算。”这对于时常感到无法做主的人来说,具有无法阻挡的诱惑。人格成长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修改命运的脚本、让自己在现实世界获得成就......这些都需要经年的时间,尤其是对于羁绊于原生家庭的朋友来说。也许,你会说用熬夜来争取自由或其它需求,总有点现实回避的感觉。投注力比多在文字上,与文字有很深的联系,这也预示着文字是她生命的重大潜力和出口所在。多年后,当小敏成为一个网上颇有流量的作者时,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心之所向,允许熬夜成为一种推动力,那么我们也可以找到真实所爱。托尔斯泰深夜写《安娜·卡列尼娜》,连笔下的人物都携带夜的情节。布拉塞拍摄的作品《夜巴黎》,带着城市的体温、呼吸和表情。伍迪·艾伦导的电影《午夜巴塞罗那》,神秘诡谲,带着无穷的遐想;这里,并不是鼓励大家不顾身体的熬夜、日夜颠倒、节律破坏。而是,当我们喜欢夜晚和晚睡、又或者是处于一种被动熬夜状态时,也没有必要如临大敌、如临深渊。无论它是在忠诚于养育者、寻找空间、获得掌控,还是需要退行、释放情绪、习惯路径……因为这时,我们会拥有绕过“熬夜”、去满足这些需求的其它路径。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熬夜的背后,隐藏着我们的内心状态,长期的自我内耗,逐渐让人精神疲惫。
如果你正在经历成长和情绪的困扰,推荐你来我们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由我们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陪你一同探索自我,疗愈内心,引导你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
点击这里👉预约心理咨询,还可以添加咨询顾问,为你匹配专属的专业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