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计划联合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edx演讲嘉宾,腾讯、清华等特邀培训师,曾任职21世纪教育研究院、高盛集团,深耕教育创新领域10年, 《学会提问》导读专家,专业培养儿童和成人的理性思考、批判性思考能力。
好几年前,朋友的儿子参加高考,考上个二本大学。小伙子不想上,想去国外读预科,再申请本科,也和我谈了他自己的想法。
朋友问我意见。我问她,“如果孩子出国,经济是个大的顾虑吗?”朋友说,“经济上倒问题不大,但是我觉得他就不是学习的料。”“我觉得他有困惑但也有想法,就是不适应这里的应试体系。他才18岁,未来还很长,咱们怎么能笃定孩子的未来就一定是什么样呢?”他后来出国读预科,申请到了世界排名前五十的本科,又保送到世界前三十的大学读研究生。我知道他后来非常努力地学习,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路。很多人可能会说,你看,国外的大学就是水啊,在中国没考上一本的学生,还能进入国外的名校。我不是要说哪个体系一定更好,这篇文章没有篇幅讨论这个复杂的议题。但中国和欧美国家大学的招生体系确实非常不同。在多数欧美国家,一个学生可以申请多个学校,拿到多个录取通知,学生有很多机会。申请资料里,除了考试成绩,还有个很重要的“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要介绍申请人的经历、动机、目标和兴趣等等。个人陈述,其实就是让学生讲自己的“人生故事”。人到中年,我也更能体会,梳理自己的“人生故事”,是一件多么难和重要的事。心理学家丹·麦克亚当斯(Dan McAdams)提出一个很著名的理论,他认为人格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气质特征(dispositional traits),指人相对稳定的行为、情感和思维模式,例如大五人格,一个人是更偏向外向还是内向(外向性)?更友善还是更挑剔(亲和性)?情绪更积极还是更消极(神经质)?更有好奇心还是更封闭(开放性)?更勤奋有序还是懒散随性(尽责性)?第二层,个性适应(characteristic adaptation),指人在不同人生阶段和情境下的价值观、动机、目标、兴趣和应对策略等。例如有研究者把人生目标进一步分为工作与成就、人际关系、精神生活、对社会的贡献等方面。第三层,叙事身份(Narrative identity),也就是“人生故事”,指的是人把个人的经历整合成一套内化的、不断发展的故事,从而形成身份认同,为个人提供统一感和目标感。这个“人生故事”整合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包含了关键的一些事件、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一些人物,体现个人核心的价值观。
● “人生故事”为生命赋予意义,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积极的、自我接受的生命故事往往让人更幸福
● 人在三个层面可能充满矛盾,而协调统一的人更为幸福,这是我理解的自洽
● 总体来说,仅以金钱或成就为人生目标的人,幸福感不如以人际关系、快乐和对社会的贡献为目标的人
我想,朋友的儿子在个人陈述中梳理的生命故事,可能打动了大学的招生官:一个对应试教育有诸多批判,从小被定义为“差生”的男孩,做过哪些努力,有哪些挣扎和困惑,在异国如何努力寻找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创业八年,我也不断在梳理自己的“人生故事”和机构的“发展故事”。我深深体会到,“人生故事”,对于我自己建立起人生的幸福感、意义感和方向感,至关重要,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向谁证明什么,但它也确实帮助我建立起一些很重要的人际关系。在31岁开始创业的时候,我的“人生故事”才第一次清晰了些,因为我找到了人生的“母题”:培养人的理性思考、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让更多人能通过理性地沟通与协商,创造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社会。而25岁之前,我的“人生故事”不太是自己探索的结果,更像是被社会主流推动的结果:学理科,高考考上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毕业后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跳槽到顶尖的投资银行。
中间那几年,我换了不同的行业和专业,做过很多尝试:公益、教育、人类学……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更清晰了自己的价值观,是重视高质量的人际关系,追求精神上的智慧、自由和丰富,期望能推动社会变得更公正和自由。年届40岁,即使走过弯路,即使收入和消费降级,但我人生的幸福感还是相当高的。我感到自己在人格的三个层面是协调统一的,自己的“人生故事”是真诚的、积极的、被我自己接纳的,重要的是,我也知道我未来的“人生故事”是有很强成长型的,我还在不断尝试、探索和构建,我并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也从不用社会规训强求自己。很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发现,15-25岁,是一般人探索和形成“人生故事”的关键时期,“人生故事”到中年时趋于稳定。我的探索晚了十年,好在,我从未放弃。如何写好自己的“人生故事”、在人格的三个层面协调统一?我感到很多中年人对人生不满,却已经放弃书写自己人生的故事了,他们感觉人生已经成型,大的改变不太可能在发生;而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很多又害怕探索和试错,在“忠于自己的内心“和“社会的期待与规训”之间反复横跳,在纠结和内耗中蹉跎时间。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是指持有这样的观念:智力和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发展的,是可以靠努力去改变的。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在《终身成长(Mindset)》这本书里,通过大量研究和名人的事例,劝告人应该拥有成长型思维,这能让人更有成就(不一定是金钱和地位的成就)、也更幸福,她希望人们警惕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书名:《终身成长》
作者: [美] 卡罗尔·德韦克
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更看重自己是否聪明,更想证明自己,更爱与别人比较,容易高估或低估自己,更害怕挫折和失败,不愿意尝试更有挑战的事,对学习与成长缺乏热情,更容易通过打压别人来获得自信。
而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渴望学习与成长,他们为了求知本身而学习,不断在努力,精益求精,不害怕挫折,能从失败中学习,但这种努力又不是低效率的重复,他们会思考和调整,让努力有更好的结果,他们的努力也以内驱力和兴趣为前提,是自愿的、享受的,而不是被迫的、消耗性的。我觉得,当我们整个社会把高考拔高到这样一个程度,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高考决定人生。对很多学生来说,学习不是为了获得智慧,不是因为有好奇心,学习就是为了向父母和社会证明自己,而高考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方式。高考,是人生的“高光时刻”,高考结束,选了专业,“人生故事”也就成型了。Carol Dweck在书中列举了很多事例。例如迈克尔·乔丹在高中时期不被篮球教练看好,教练认为他并没有天赋,但他比其他人努力得多,他花了很多时间训练,也钻研了很多训练的方法,他懂得分析和思考。当他成为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时,人们往往会认为,他一定是天赋异禀,却忽略了他为此作出的努力。另一方面,一些非常有天赋的运动员,却因为有固定型思维,害怕失败,最终并没有获得与天赋相匹配的成就。她也呈现了很多研究,发现小学生就已经呈现出成长型思维或固定型思维的倾向性。怎么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关键是家长和老师如何与孩子互动:说什么话、做什么选择。评价、贴标签、指责、与别的孩子比较或过于看重结果,都容易让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维。但作者也强调,在任何年龄,我们都可以改变固定型思维,形成成长型思维。● 我知道你对这次考试的成绩感到不满意,但你要知道,这并不意味着你是个失败者
● 感到失败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学到了什么?
● 你不需要向爸爸妈妈或任何人证明什么,我希望你能去寻找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 是不是聪明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成长和进步
● 我看到了你的努力,我看到你在分析和复盘,这些是特别特别有价值的,在我心中,这些比一次考试的分数本身更重要
● 考试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学习和成长的其中一种方式,它可以让你知道哪些地方还没有掌握
● 从任何时候开始想要学习、想要改变,都不晚
● 我知道你感到挫败,或许你需要一些支持和帮助,我很愿意和你一起讨论讨论
又一年高考进行时,希望对每个学生来说,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
希望无论是中年的你我,迷茫的青年,或是感到重压的孩子,都能拥有成长型思维,不断谱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在人格的三个层面协调统一,过一种自洽的人生。而最终我们会发现,高考,只是这个故事中一个可有可无的片段而已。
C计划最新思辨课已上线!在线直播,适合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学生,培养孩子深度阅读、独立思考、高阶表达、人文素养。点击这里查看购买,即日起至6月14日最高享受9折优惠。